浅谈杞县八大景

浅谈杞县八大景

ID:33845899

大小:30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1

浅谈杞县八大景_第1页
浅谈杞县八大景_第2页
浅谈杞县八大景_第3页
浅谈杞县八大景_第4页
浅谈杞县八大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杞县八大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杞县八大景古杞八大景之一:  辰楼春霁                             (作者无从查知)                        天影垂春霁,楼高敞抚辰,                        一窗星斗灿,四境物华新,                        雨歇膏全润,烟开树渐匀,                        闲来此凭眺,乐意共吾民。辰楼春霁八大景之首就是辰楼春霁。辰楼,就是“抚辰楼”20/20,就是现在的县政府大门。抚辰楼建于元朝时候,杞县的知县孙柟栋以五万缗楮币购买县民史某‘岑楼’一座,五万缗楮币在元朝时候,“缗”就是穿铜

2、钱的绳,古代时候钱的单位有一串、一贯、一吊,五万缗也就是五万串。当时孙知县买回来“岑楼”,当时不叫抚辰楼。在楼上高悬两个字“齐政”,叫“齐政楼”,就是齐心协力的“奇”,政权的“政”。到了明朝杞县的知县朱尚文加以扩修,又将“钟”和“鼓”置在楼之上,又叫钟鼓楼。杞县的文人墨客在春天雨过天晴登上这座楼,吟诗作对,把酒当月,举目欣赏四周的景色。抚辰楼,“抚”是抚摸的意思,“辰”是星辰。就是登上这座楼用手就可以抚摸到天上的星辰,形容这座楼极高,在现在看来抚辰楼看上去并不算高,因为周围的楼房比它还高,但是在古代周围的参照物都是低矮破旧的茅草屋,所以抚辰楼显得高大雄伟了,抚辰楼楼顶是宫殿形式,砖瓦木质结构,

3、飞檐枓栱,四角挂铃,歇山明柱,拱门座中,门楣上方刻着“杞县人民政府”六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杞县第二任县长曲书城亲笔书写,在在七十年代楼上高悬着四个字:“杞人胜天”。有一个寓言说是“杞人忧天”,好像是贬义词,但是有一个积极的因素,是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咱们杞县也出了很有名的知县,唐朝的张巡张县令,带着全县来百姓守城,曾经有“草船借箭”的故事,后来时候明清时候一个作家罗贯中,写的一本书《三国演义》,他把发生在杞县的“草人借箭”的故事改编了,改成“草船借箭”,写在诸葛亮身上了,于是“草船借箭”借鉴大家都知道熟悉,“草人借箭”知道的不多。这是“草人借箭

4、”和“20/20草船借箭”的产生。米芾米大人是咱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还有苏东坡在杞县曾经挥毫泼墨。现在开封铁塔公园造壁上刻着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塔”,这五个字就是米芾写的,曾经做过杞县的县令。再往前说,雍丘曹植,曹丕杀曹植,曹植七步走诗,有人说曹植是才高八斗,才高八斗就起源于杞县。东晋时候有一个才人叫谢灵运,太康人,说天下的才华有一石,这个“石”就是石头的石,还念dan,古代的重量单位,这一石等于十斗。谢灵运说,天下的才华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天下人共占一斗,我占一斗。就是曹植独占八斗。就是“才高八斗”的来历。所以知识渊博丰富为才高八斗,才华横溢。七步村在古时候属于杞县,现在属于通许县。所以我们

5、杞县文化厚重,资源丰富。再说我们这个抚辰楼,是我们县城的标志,衙门标志性建筑,政权的象征,坐落在我们杞县城的中心。如果说,某地离杞县城有多远,就是从抚辰楼说起,从县衙门说起。就像开封的鼓楼一样,离开封有多远,就是从鼓楼说起。所以它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在明朝清朝的时候,杞县的文人叫侯子灿,他作了五言绝句称赞抚辰楼高大雄伟,诗中写道:“晴空望不极,楼阁近三辰。野水一湾碧,春风万象新”。这是咱杞县的诗人称赞抚辰楼的歌。另外还有一个七言律诗:春分三月埋春晖;百尺楼台近翠微,春风一动满春晖。赞美抚辰楼百尺楼台近三层,在楼上一伸手就能抚摸到天上的星辰,形容这个楼高大雄伟。抚辰楼我们杞县唯一雅室,名流经常登

6、上赏景,吟诗作对,特别是春天雨雪过后天气转晴,万象更新。这一景被列为杞县八大景之首,起名:辰楼春霁。在十四景里头是杞县钟声。20/20古杞八大景之二:              西岗挺翠                        (作者无从查知)                       翠霭连天起,西岗列古松,                       霜皮溜雨黑,黛影人天浓,                       挺作高城荫,居然秀气钟,                       莫言塿培上,不似大夫封。西岗挺翠20/20第二个景是西岗挺翠,在十四景里头叫富岗鹤唳。说的就是

7、高高山,县城西边的高高山,现在已经成为平地了,成为工厂、居民住宅了。但是在明清时候,这个高高山,高数仞,方圆数百亩,在宋朝时候叫谷林山,在明朝时候叫新高山,后来还叫高高山,现在就叫高高山,这个高高山上树木葱郁,野花遍地,鸟兽栖息,小桥流水,“明月林间照,清泉石上流”20/20,景色优美。特别是夏季,杞县的文人经常到这个高高山上赏景,吟诗作对。后来明朝有一个人叫张廷恩,是杞县葛岗张庄人,这个张廷恩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