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38575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中西方洗澡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洗浴文化是人类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尽管有关人类洗浴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见到的还不很多(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但我们仍能从大量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和相关的文字记载中窥见洗浴与人类文化与文明进化的密切关系。在西方,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与洗浴有关的画作、艺术作品不胜枚举。在中国,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虽然直接反映洗浴的艺术画作与文字十分有限,但古人“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的文化理念却深深地滋养着炎黄子孙。那幅“贵妃出浴图”,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杨贵妃的美艳,而且也记录了中国人的洗浴历史。尽管中西洗浴文化的表现形式各自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文化背景、什么社会阶层、什么时代,洗浴几乎是所有诞生在
2、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婴儿的第一件大事。人类以沐浴为礼仪,以沐浴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以沐浴记录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正文:一、中国人的洗浴文化历史洗浴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一席之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的法典中就规定了在登基、继位、祭奠、开元等重大活动中,都要戒斋三日、沐浴更衣,“吏五日得一休沐”,表明洗浴对官宦仪容仪表之重要,人对天、地之敬重。此后历个朝代莫不如此。至汉唐时代,洗浴文化已趋形成,洗浴方式也越来越多,诸如:蒸气浴、温泉浴、冷水浴、药浴等在上层社会普遍流行。不仅如此,洗浴还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医学中健身养生的方法与理念,如中医的热熬、泡足、薰疗、按摩等方
3、法,均为中国洗浴文化特色的形成融入了新的元素。在中国洗浴文化传统中,“沐浴而朝”与“斋戒沐浴以祀上帝”,不仅是一种隆重的礼仪,而且也是古代人的信仰与精神生活。儒家文化“有澡身而浴德,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之说。孔子的门生曾点把洗澡作为一种至美的人生境界加以赞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明中国洗浴文化的传统,不仅在于发肤之康洁,而且更讲求品行之端庄、德行之良好。据扬州作家王资鑫先生考证,中国沐浴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庭专用洗澡间,惊现于扬州汉宫!1993年在扬州城北郊西湖果树地区战国墓葬中出土的直径60厘米的灰陶沐盆,以及陶匜,作
4、为冥器为陶质,经考证,其时实用应为铜盆、铜匜为多,匜形如葫芦瓢,是最早的洗浴用品。但是,中国人自古洗浴隐秘化,直到唐代之前,没有公共浴室。为什么?因为儒学孝经明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示人。”尽管如此,白居易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妖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仍留给后人对盛唐时期洗浴场景以无尽的遐想。13世纪初叶,扬州已拥有1000家公共浴室(15页),而到了乾隆年间(1765)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浴池之风,始于邵伯镇郭堂,后徐凝门外之张堂效之。城内张氏复于兴教寺效其制以相竞尚,由是四城内外皆然”。可见当时洗浴之盛况。考古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5、遗址中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铜镜,也说明了生活于原始文化繁荣时期的中华民族的先祖,学会以金为鉴、整理毛发,至少已经具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周公十天一洗发,“一沐三渥发”。西周末年至春秋中期的《诗?君子偕老》提出了“鬒发如云”,此处鬒字即剔治义,而《礼记》首次出现的“鬋”字,便是今字“剪”的前身,其《内则》所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起码是2200年前的发式修剪记录。《后汉书》有“髫发厉志、白首不衰”的说法,未成年男子长发下垂至眉,《诗经》称“髦”,也有小童首两枚双丫,归属弱冠之年,而一到20岁便行士冠礼,并命字,表示成年。到了汉代,由于洗浴纳入封建礼仪的范畴,尤其修面、理发被提
6、到十分崇高的位置,因而有“有发示孝”之说。把对头发的爱护与对祖宗是否孝顺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传统洗浴文化对头发特别的抬举。有关中国洗浴文化历史最悠久且有文献记载的,当属扬州。据王资鑫考证,明末,大约1650年前后,扬州出现了零星的理发业。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云:“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扬州人出生的第三天,也有“洗三”风俗,除了送红蛋以外,压轴戏是“洗凤雏”,用艾叶、花椒烧成热汤,用鸡蛋清揉擦婴儿头额和小脸,以求消毒杀菌,白嫩无疖。至于水中放花生和银饰,则是祈祷吉祥如意。近代以来,公共浴室开始流行,但并非“一路畅通”,浴室屡关屡开,时起时伏,分布大街小巷。据陈金龙先生统计,至
7、解放初期,扬州有32爿浴室。挂头牌的数城中苏唱街的扬州浴室,创建于1928年。其最大贡献是从硬件设施、经营范围与服务理念上给传统的扬州浴业注入了近代文明。首先使用了锅炉、蒸汽,结束了浴业地锅独霸天下的局面,满足了盆汤需要;其次为防止大型工具损坏,备用了双水泵、双锅炉、双发动机;再次是新添盆汤,有官盆4个、洋盆4个、普通盆;第四是设立雅室包厢和电话;第五设女子浴室。清代仪征人林苏门曾深切感悟洗浴文化,并咏诗一首:“日新何必用汤盆,相对忘形总一般,刮垢无分身贵贱,临池先辨水温寒。祼程我侧谁能浼,人前各尽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