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丁晓丽 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外国语系(院)2012届题目哈代《还乡》中的自然观TheviewofNaturalisminHardy'sTheReturnoftheNative学生姓名丁晓丽学号200809040008专业商务英语年级班08级本科四班指导教师孟秀坤职称副教授填写日期:2012年2月25日...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一章为论文的引论部分,介绍哈代的主要作品及其不朽贡献,并介绍《还乡》的主要内容,即自然主义的含义、起源及发展,以及哈代的生态理想。第二章揭示哈代在其作品《还乡》中体现的自然观,
2、探讨《还乡》中各个人物与自然地关系,从而说明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自然的亲疏关系,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三章分析《还乡》中的生态观对现代文明的作用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顺应自然,服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地关系。揭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四章参考文献目的和意义: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诗8集,共918
3、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作为英国最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他的作品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世界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那些他称之为“人物与环境的小说”。他的小说中体现出“人的性格及情感是由其生存地点的特征所决定的”这一生态批评的理念,同时,也反映出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由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也十分重要,因此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这一背景下,更加要发扬保护环境这一精神。本文以哈代著名的“人物与环境小说”...《还乡》为例,
4、分析哈代的自然观,宿命论,以及其所传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论文的主要意义还旨在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每天都在快速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都忽略了自己的心里健康,忽略了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而哈代的自然观告诉我们,放慢脚步欣赏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顺应自然才是最美好的。从繁琐的城市生活中超脱出来,在大自然中对身体和心灵带来双方面的陶冶和净化。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造诣非凡的诗人。哈代一生对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研读不已,并受叔本华
5、悲剧意识影响,认同近代科学思想上的怀疑派论调,致使他对人生的见解悲观宿命。他认为人类文明无论发展到何种地步,人类终是无法摆脱宿命的捉弄。这一思想成了哈代创作的一大框窗。哈代作品,巧合频频可见,自然气息弥漫侵入,融性格与环境于一体,是乃作家别一匠心。国内研究情况:托马斯·...哈代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界绝非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哈代生前的20世纪20年代,有关哈代作品的译介和研究就已进入国人视野。1937年李田意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哈代研究专著《哈代评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哈代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成果斐然。时至今日,国内已有十多部哈代研究著作问世,论文更是数不胜数。在新的批评环境下
6、,为了取得对像哈代这样的经典作家作品研究的新突破,学者们各辟蹊径,或汲取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知识,寻找新的视角,拓展哈代研究的视野;或锁定一个主题深入挖掘,进行专题研究,大大提高了哈代研究的专业化程度。去年出版的两部有关哈代的研究著作,分别在上述两个方面贡献了自己的价值。这两部著作,一部是吴笛教授的《哈代新论》,另一部是高万隆教授的《婚恋·女权·小说:哈代与劳伦斯的小说主题研究》。两位学者均是国内资深的哈代研究专家,他们的新作代表了当前国内哈代研究的最新水平。2.1相关文献1)方英,方玲《哈代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2期她们认为托马斯.哈代的作品
7、中蕴含着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他对自然的描写,体现了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也控诉了工业文明和人类欲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他对女性的塑造,表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揭示了女性与自然都是男性、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压迫对象;他赋予动物以主体性,提倡尊重动物的权利,认同动物的情感。哈代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复杂,却并不矛盾,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既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又体现了道德关注的"同心圆"倾向。2)戴舫《哈代的“荒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6期第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