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ID:33819153

大小:80.7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01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_第1页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_第2页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_第3页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_第4页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浦东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观猎》)2、,此LI中流自在行。(《观书冇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4、,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梁州”和“犬山”都代指。(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2、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B、“尘暗旧貂裘”流霧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悄绪。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芯愤、不廿等复杂感情。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3、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8、完成下列基础题。(5分)①不在“唐宋八大家”Z列的作者是;乙文选口《》一文。(2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句子。(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界二者之为。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卬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Z乐为乐;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

4、,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注】①宥:原谅、赦罪。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④闲年:隔年。⑤推:推举,褒奖。10、解释下列句屮的加点词。(4分

5、)(2)盗者占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了。老父以为仁者,告Z烈。12、根据木文情节内容填空。(2分)——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13、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A、要充分和信别人。B、知耻恶者能从善。C、要勇于改正错谋。D、行善意在图

6、叫报。E、耍宽恕他人的过错。二、现代文(共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48题。(19分)灶头画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

7、“灶壁画”。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淸,距今将近1500年了。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拜灶君”、“松鹤延龄”、“鲤鱼跳龙门”。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主体画面有单

8、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图文并茂。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⑤灶头画()特殊的文化表征,()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①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

9、制。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②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一一“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③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