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问题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ID:33817472

大小:54.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浅谈问题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问题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问题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问题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问题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王中成四川省闻中市河楼乡中心校637400任何学习都是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的,提出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学习的冲动,没有学习的冲动就不会有学习的行动,也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问题设计是激发学牛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就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谈几点体会。一、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牛求知的欲望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问题设计要以培养学牛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能诱发学牛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牛的思维,吸引学

2、牛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设计趣味性问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趣味内容,使其服务于教学,要既有活跃的思维,乂有冷静的思考,以帮助学牛理解数学知识。二、问题设计要源于牛活,源于课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习数学知识就是要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牛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问题设计时,要充分了解挖掘日常牛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并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此外,还要结合课木中列举的例子,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使之既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乂能激发学牛的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性思维。此时,教师给以恰当的启发和

3、点拨,日积月累,学牛的思维会越来越敏锐。三、问题设计要富有前瞻性、启发性,培养学牛联想思维能力联想思维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不少学牛数学学习难见效果,大都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联想训练,联想思维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客观上反映了课堂教学中联想型问题的设计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问题设计中应由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既要巩固所授知识又要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既要掌握书本中的问题又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知识面,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问题设计必须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4、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可以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开阔、更具有独创性。四、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循序渐进,面向全体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教师在设计问题吋,就要“好、中、差”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冋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可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冋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中让不同的学生在

5、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关于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课本中有这样一个例题:证明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笔者把该例题设计成如下问题串:1.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2.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3•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4.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5•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6.顺次连结一般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7•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6、你能总结出规律吗?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吋,层层推进,并口在问题的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改变中真正体验到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已知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而与原四边形的形状无关,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的精要所在。通过设计阶梯式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有效地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五、注重问题设计的“再创造过程”,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学生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应给学生提

7、供充分的再创造机会,激励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的体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探索规律”吋,我设计如下问题:先叫学生用自备的火柴搭建等边三角形,同吋提问:搭一个等边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搭2个等边三角形需要几根

8、火柴?搭3个等边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搭10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0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呢?你是怎样想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