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

ID:3381110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8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_第1页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_第2页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_第3页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_第4页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届(2008)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文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隋岩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100024内容摘要: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发艺术的变革,关注传播媒介与艺术形态演变之间的历史呼应提出了艺术研究的传播学视角:媒介既是艺术的形式也是艺术的内容;媒介改变艺术的创作、传播及接受过程,进而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又改变了艺术的本体性存在,使其获得独特的传播魅力,电视媒介的魅力主要缘于其能指与所指的相似性。热媒介的机械性、类型化、复制性迎合了大众文化的需求和特性,其抑制受众创造性、传播内容平面性的特点又与大众文化进行商业营销和社会控制的目的不谋而

2、合;大众文化多倾向于热媒介,偏好偏倚空间的传播。冷媒介“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少”,势必要求接受者有较高的参与能力;精英艺术多倾向于冷媒介,青睐于偏倚时间的传播。关键词:媒介;艺术;精英艺术;大众文化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每一种新的传播与接受方式的出现,都丰富了艺术得以呈现的形式,进而引发了艺术本体的变革,即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使艺术本身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艺术的表现及其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取决于其被承载的媒介:钟鼎文的价值不仅是因为这些文字记载了殷周秦汉时期的文化,甚至更因为这些文字是被铸造在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上;甲骨文的价值当然在于它保存了史前文化,但更在于使保存流传得以实现的媒介是不易获取的甲

3、骨。关注传播媒介与艺术形态演变之间的历史呼应提出了艺术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传播学视角。媒介既是艺术的形式也是艺术的内容首先,媒介与它所承载的艺术的形式密切相关。媒介工具形式决定着艺术的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呈现方式又深刻地影响着艺术的形式,是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说,媒介对艺术形式的意义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媒介决定着艺术形式,媒介即形式。如此,媒介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就会不同。不同媒介有着不同的恒定联系的抽象系统,即不同的符号系统。媒介不同,恒定联系的抽象系统不同,即符号系统不同;符号系统不同,信息则变。如小说和电视剧这两种相关相近的艺术形式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恒定联系的抽象系统,有着

4、两种相去甚远的符号系统——印刷媒介的文字符号和电视媒介的画面符号。即使是有着相同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乃至细节(如小说和据其改编的电视剧),由媒介不同而导致的符号系统不同决定了二者艺术形式的不同。同样是曹雪芹虚构的一个故事,小说《红楼梦》和电视剧《红楼梦》的存在方式、对受众的影响力、传播效果截然有别。所以,不能脱离媒介工具形式而单纯考察艺术形式,否则电视剧艺术就成为小说艺术的一个简单的延续,而忽略了二者各自独特的媒介特性,及其引发的创作、传播、接受过程。其次,媒介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艺术的内容(讯息)。正如麦克卢汉断言的:“第二届(2008)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文媒介即讯息”。所谓的“媒

5、介即讯息”,其含义是:不仅媒介承载的内容是讯息,决定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媒介本身也是讯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讯息(内容)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它决定着内容如何被传播与被接受,也即媒介也决定着内容。换个角度说,内容(讯息)本身只具有势能,势能要通过接受才能转化为动能做功,也即只有被接受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讯息,而决定如何被接受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媒介,什么样的媒介引发什么样的传播与接受。这与洛特曼的思想遥相呼应:洛特曼认为,不仅语言承载着内容,结构也潜在地承载着内容,结构即讯息(内容)。媒介首先是形式,形式与结构密不可分,根据洛特曼的观点,结构承载内容,那么媒介也是内容的组成部分,甚至决定着内容。媒

6、介不仅是讯息的“容器”,也是内容之所以如此自我生成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媒介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讯息本身)。一句话,媒介传情达意的特定方式不仅决定着内容呈现方式(形式),也决定着内容本身。旧金山大学校长早川博士的论文《媒介并非讯息》驳斥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观点,施拉姆在他的名著《传播学概论》中也回应了早川博士的观点,认为讯息是讯息,媒介是媒介,媒介不是讯息,“谁能争辩说判断肯尼迪总统逝世消息的影响主要是看它是由电视、广播、报刊传播的还是有口头传播的,或者争辩说,关于肯尼迪的消息同有关家务的连续片所起的不同影响主要是因为人们是通过报刊得知那条消息而连续片则是通过电视看到的?”威尔伯·施

7、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其实不然,倘若申奥成功的消息不是全体国人同时通过电视获得,在讯息到达前的那一刻不是全体中国人聚集在电视机前,而是第二天、第三天每个人通过不同渠道分别获得,如施拉姆所说,有人是通过读报纸,有人是听朋友说的,那么这个消息是否还有集束力量?是否还有那么大的震撼力?同样是申奥成功这个讯息,如果它的震撼力减弱,那么讯息本身的存在方式就改变了,2001年7月12日的夜晚就不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