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_戴学咸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_戴学咸

ID:33758526

大小:163.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_戴学咸_第1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_戴学咸_第2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_戴学咸_第3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_戴学咸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_戴学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年第2期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7,829011:第0<卷;ABC3DA7CEC7F3GBH7DBCEGFIBC3DA7;,)80<总:>:期JGKLM&/*,’NM*5’M5O=5’5%&)7,8:>?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戴学咸(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11<11)摘要:课程事实与课程价值是对应统一的关系,课程事实是课程价值指导下的事实,课程价值的实现依靠课程事实。当代教育在对“科技理性”、“功利主义”的批判基础上,指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并形成了提出健康、和谐发展的“新主体价值观”,“自然”作为课程开发的独立向度受到课程理论

2、界的普遍重视,从而出现“自然”、“社会”、“自我”、“知识”四维的课程开发向度。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以追求健全的职业人格为价值目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课程价值;课程事实;课程开发;向度中图分类号:=2Q081;=2Q0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Q11RP:@Q"(@11:)12P11<@P1<课程是培养人的总体方案,是将宏观的教育理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这种倾向在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01世纪21年代以后,成为课程研究的“显学”。反思这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探索课程开发的规

3、律与程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序,而且认为这种规律具有普遍性,排斥或漠视课程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内容、层次与组合之间的区价值观的探讨。第二种倾向与此相反,认为课程研究别。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与中即“理解课程”的过程,认为在课程领域不存在超越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区别,也集中反映在其独特的课价值观的课程事实。课程研究即对隐藏在课程事实程体系之中。因此,深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背后的价值观的探讨。显然这两种倾向共同的认识的研究与探讨,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高根源是对课程价值观与课程事实的二元对立态度。等职业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4、期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始终存在着科学一、课程事实与课程价值之间的关系事实与科学价值之间的二元对立。吉林大学高清海课程事实与课程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课程理论教授倡导“自然世界”的概念,并与“属人世界”相对研究的基本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将课程应,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事实”是物质世界运动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上来理的现实具体状态或环节,它受“自然世界”的固有属解,且需联系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性——合规律性所支配。但是,人的本质属性是自觉自!"!#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博比特($%&’()*’+,-.的目的性。在“属人世界”里,人的活动对

5、象要按照目-*//)出版《课程》一书后,课程已由从属于教学领域的的标准接受评价和改造,由此形成了“属人世界”的教学内容演变为一个独立教育研究领域——课程学,本质关系——价值关系。“属人世界”里,不存在“价并成为整个教育领域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领域。值中立”的事实,也不存在脱离事实的价值。!纵观近百年来课程研究的发展史,存在着两种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首要意义和直接目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课程研究视为“学校材料”,教育事实是属人的、社会的事实,其基本构成是教认为课程研究即探索“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育行为,是目的性、自为行为。它不仅要接受社会的论与程序。这种倾向在01世

6、纪21年代以前占主导地评议,还要合于教育者的目的和受教育者的目的。位,以“泰勒原理”(34)5%6&/*,’&)5)为代表。第二种故教育的价值表现为:教育事实及其变化对评价主倾向是把课程视为“符号表征”,认为课程研究的目体目的、需要的适合或满足。教育评价主体包括教收稿日期:@11:P1QP0>作者简介:戴学咸(Q"<2P),男,江西婺源人,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的实现——促567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审议经过概要进二者的发展,也包括对社会主体的价值的实(之三)》中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形成”。欧美现——促进整个社

7、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评价主体等国也十分重视“人格本位”的模式。从94世纪64年的目的和需要是我们把握教育价值的依据。代开始,我国教育形成了相应的改革潮流。上海等发课程是教育机构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达地区提出了“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改革新思维”;实施的一切活动及其总体规划,课程是教育的有机北京吉利大学提出了“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构成。美国著名学者艾斯纳(!""#$%&’&!()*+,)认为“课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566:年原国家教委下程领域正居于教育的核心”。因此,课程事实与课程发了《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决定》,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