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

ID:33743159

大小:46.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8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_第1页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_第2页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_第3页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_第4页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开始出现中心蔓延、景观形态断裂、文化个性消亡、功能分区混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城市边缘区尤为突出。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相关政策的实行,推进了城市发展,城市边缘区发展更为活跃。本文从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的外塘村和羊披村的乡村景观调研入手,纵观城市边缘区发展和变迁,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征、格局、功能等进行分析,解决景观生态环境问题,讨论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方法和保护措施。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

2、生态格局,空间环境1城市边缘区1.1概念“边缘”是相对于“中心”的概念:“边缘——沿边的部分;靠近界线的,同两方面或多方面关系的区域”。城市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1.2基本特征1.2.1城乡过渡性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中心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是城市向周边区域发展的产物,也是用地逐步城市化的某个阶段,具有一定的过渡性。1.2.2区域的动态性城市边缘区的扩展是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过程,其土地利用结构可变性强,空间优化潜能高,因此,城市边缘区具

3、有一定的动态性。1.2.3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发展在各个方面并不均衡,且受到自然条件和认为因素的影响,边缘区的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波动性,从而不同要素和功能的分布也有所不同,出现非均衡性的现象。1.2.4区域的互补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依附于城市,与城市共同分担压力和功能需求,形成社会经济互相带动、功能互补的关系。边缘区能够缓解城市住宅、交通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还能够进行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成为城乡之间活跃地带。城市的边缘区是多元素的碰撞区域和复杂城市乡村关系的纽带。1.3功能1.3.1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及经济技术

4、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城市工业布局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城市生产性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由城市中心区外迁到城市边缘区,工业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城市边缘区主要组成部分。1.3.2城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随着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对蔬菜、鲜活副食品需求量大,城市边缘区交通便捷,具有市场和土地质量优势,成为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1.3.3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物资流通基地城市对外交通线路、郊区道路、停车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航空港等对外交通设施成为城市边缘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定地域内的交通枢纽和无知集散地,具有重要

5、的转运功能。1.3.4住宅新区与城市中心区域相比,城市边缘区土地价格低廉,有较好的环境,新兴的大规模居住区逐步取代原有农村居民点和流动人口聚集区,城市边缘区大规模住宅新区缓解了城市中心住宅压力。1.3.5科研文教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文教事业蓬勃发展,90年代末期,高校重组和学校发展需要,到城市边缘区建设新校区,建起大规模大学城和科学园区。城市边缘区还集聚了以科研为主的专业化产业园区。1.3.6商贸聚集区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价格低廉、巨大市场需求,大型商业设施聚集,商贸聚集的经济活动为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6、。1.3.7绿色生态景观区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农田、林地、公园、绿化、隔离带、风景区等绿地及其构成的景观成为了城市边缘区的绿色生态景观区。成为了城市环境的屏障,有缓冲自然灾害、调节城市生态的功能。1.3.8旅游休闲度假区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城市进程快速中的环境恶化,风景优美、环境良好的度假区和景点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城市边缘区有较多的风景名胜、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良好的旅游、休闲娱乐区域。2城市边缘区景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生态功能2.1历史演进(发展过程)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和演进,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扩展过程。苏州城市边缘区随

7、着城市中心区的不断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并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2.1.1农业型阶段60年代前,苏州城市边缘区是纯农业地带,农业用地占90%以上,工业比重低。城市边缘区和城市中心联系少,除为城市中心少量提供农副产品外,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边缘区的空间结构以传统的农村聚居为主。苏州除了行政手段的管理外,城乡之间缺乏经济和空间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协作,城市中心和农村有明显的分界。2.1.2半工业型阶段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城市的工业分布开始向外围扩散,工业用地在城市边缘区比重增大,第二

8、产业比重上升,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比重约为3:2。城乡界线逐渐淡化。2.1.3工业型阶段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大力发展,苏州成为“苏南模式”典型代表。乡镇企业带动了苏州城市边缘区的经济发展,城市边缘区开始以城镇自身膨胀的方式发展,城镇空间逐渐向外扩张。城乡关系发生变化,大量城市边缘区的农业、工业用地开始进入城市发展用地范围。苏州城市边缘区,经济上由农业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社会关系上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