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

ID:33742978

大小:1.7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2-28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_第1页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_第2页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_第3页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_第4页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分析-(589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绪论⋯⋯⋯⋯⋯⋯⋯⋯⋯⋯⋯⋯⋯⋯⋯..11.1研究缘起:选题背景及意义⋯⋯⋯⋯⋯⋯⋯⋯⋯⋯..11.2理论基础⋯⋯⋯⋯⋯⋯⋯⋯⋯⋯⋯⋯⋯⋯⋯⋯21.2.1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21.2.2风险沟通理论:批判修辞模式和信任⋯⋯⋯⋯⋯⋯⋯⋯..31.2.3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51.3文献综述⋯⋯⋯⋯⋯⋯⋯⋯⋯⋯⋯⋯⋯⋯⋯⋯61.3.1风险社会视角下政策研究回顾⋯⋯⋯⋯⋯⋯⋯⋯⋯⋯..61.3.2政策传播的研究现状⋯⋯⋯⋯⋯⋯⋯⋯⋯⋯⋯⋯⋯.71.4

2、研究思路⋯⋯⋯⋯⋯⋯⋯⋯⋯⋯⋯⋯⋯⋯⋯⋯91.5研究方法⋯⋯⋯⋯⋯⋯⋯⋯⋯⋯⋯⋯⋯⋯⋯..101.6创新与不足⋯⋯⋯⋯⋯⋯⋯⋯⋯⋯⋯⋯⋯⋯⋯102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现状及原因⋯⋯⋯⋯122.1二次传播效应营造真实和虚假信息并存的政策传播环境⋯⋯.142.2新媒体信息开放促进公众舆论监督加强⋯⋯⋯⋯⋯⋯⋯142.3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利益分配提出要求⋯⋯⋯⋯⋯⋯⋯152.4新媒体形成的线上线下联动为决策者施加压力⋯⋯⋯⋯⋯153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风险呈现的典型模式⋯⋯⋯⋯173.1舆论倒逼决策风

3、险⋯⋯⋯⋯⋯⋯⋯⋯⋯⋯⋯..⋯.173.1.1案例:周口平坟事件⋯⋯⋯⋯⋯⋯.⋯.⋯.⋯.⋯⋯..173.1.2舆论倒逼决策风险的典型模式⋯⋯⋯⋯⋯⋯⋯⋯⋯⋯.203.2政策误读风险⋯⋯⋯⋯⋯⋯⋯⋯⋯⋯⋯⋯⋯....243.2.1案例:新交规网络传言事件⋯⋯⋯⋯⋯⋯⋯⋯⋯⋯⋯24V目录3.2.2政策误读风险的典型模式⋯⋯⋯⋯⋯⋯⋯⋯⋯⋯⋯..273.3政策回应风险⋯⋯⋯⋯⋯⋯⋯⋯⋯⋯⋯⋯⋯⋯.313.3.1案例:教授回应“退休后去做园丁洗衣服”⋯⋯⋯⋯⋯⋯.3l3.3.2政策回应风险的典型模式⋯⋯⋯⋯⋯

4、⋯⋯⋯⋯⋯⋯..324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沟通机制建构⋯⋯⋯⋯364.1政策传播风险评估指标⋯⋯⋯⋯⋯⋯⋯⋯⋯⋯⋯..364.I.1舆论倒逼决策风险的指标——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364.1.2政策误读风险的指标——公众对信息的解读及政策传播的方式⋯⋯374.1.3政策回应风险——政策制定者的态度和技巧⋯⋯⋯⋯⋯⋯.384.2舆论倒逼决策风险的沟通机制建构⋯⋯⋯⋯⋯⋯⋯⋯.384.2.1施放“决策气球”,做好前期信息收集和决策论证⋯⋯⋯⋯..384.2.2创新听证参与方式,建立合理的公众参

5、与决策的平台⋯⋯⋯..394.3政策误读风险的沟通机制建构⋯⋯⋯⋯⋯⋯⋯⋯⋯..404.3.1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实现信息流动平衡⋯⋯⋯⋯⋯⋯⋯404.3.2发挥NGO的作用,实现风险分担主体平衡⋯⋯⋯⋯⋯⋯⋯404.4政策回应的风险沟通机制建构⋯⋯⋯⋯⋯⋯⋯⋯⋯..414.4.1完善信息公开制度⋯⋯⋯⋯⋯⋯⋯⋯⋯⋯⋯⋯⋯..4l4.4.2提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媒介素养⋯⋯⋯⋯⋯⋯⋯⋯⋯..4l5结语⋯⋯⋯⋯⋯⋯⋯⋯⋯⋯⋯⋯⋯⋯⋯.43参考文献⋯.⋯⋯⋯⋯⋯⋯⋯⋯⋯⋯⋯⋯⋯.44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

6、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6致谢.⋯⋯⋯⋯⋯.⋯⋯⋯⋯⋯⋯⋯⋯⋯⋯.47Vi绪论1绪论1.1研究缘起:选题背景及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技术便利和全新体验。根据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网络正成为人们公开发布观点、分享信息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在公众政治参与中赋予了公众话语权力,成为信息交流、话语表达的公共空间。公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通过网络表达心声已成为多数网民参政议政的选择。新的媒

7、介环境影响着社会生态系统。新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公民意识的改变,更是政治环境的变化。进入新媒体时代,公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不断提高,要求政府在政策制定、执行期间更贴近民意,满足和实现公共参与的愿望与权利。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网民对政策的质疑一旦爆发,事件成为公共话题的几率大幅增加,易形成网络集聚效应,公众在话语地位上取得了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强势地位。在周口平坟事件、凤凰古城涨价事件、各地出现的PX门事件等诸如此类政策事件中,网民的强势话语权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位居主体话语地位的局面,为

8、政策传播带来风险,进而导致政策修改、失灵甚至终止,这不仅损害政府形象,透支政府公信,更浪费了公共资源,耽误社会发展机遇。政策传播作为政策信息流通的过程,是政策程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有学者指出,“通过政策传播培养政策对象对公共政策的认可、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减少对抗、抵制、抵触、冷漠等不合作情绪,使公共政策能够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顺利推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对象的满意度,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良性循环。”1然而,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