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41367
大小:110.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626080008满妍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间儿何体的三视图(2)学握画儿何体三视图的基本技能和制图细节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学牛口己的亲身实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牛空间想象力(2)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体会三视图的作用【教学巫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给出三视图,还原或想象出原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识別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儿何体【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启导发现法通过创设问题惜境,充分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启发学生动眼、动脑、动手;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增人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投影由于光的照射,在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屏幕上可以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其中光线叫做投影线,屏幕叫做投影面。•中心投影我们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平行投彩我们把在i朿平行光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在平行投影
3、中,投影线止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止投影,否则叫斜投影.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复习回顾,引入新知新课引入思考:如果某个几何体的投影如下图所示,那该几何体是什么呢?老师:把一个空间几何体投影到一个平而上,获得一个平面图形,但就凭一个平面图形难以把握儿何体的全貌,所以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投影才能较好地把握几何体的形状和人小。通常用三种正投影來反映几何体的全貌。即我们马上要学习的内容。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可能是圆,圆柱,倒圆锥等.巧妙设计,让学生对“一个平面图形不能反映几何体的全貌”有深刻体会,牢牢记住.1•以四棱柱(长
4、方体)为例:让学生分别观察光线从长方体的丽面向后面照射的正投影,从长方体的左面向右面照射的正投影,从长方体的上面向下面照射的正投影.讲授新知思考:这三个视图Z间有什么关系?<>宽i>'4————>得出结论:正视图和俯视图长相等正视图和侧视图高相等理解正视图通过学生反映物体的自己观察长度和宽度;总结出几侧视图反映何体主视物体宽度和图,侧视高度,俯视图图,俯视反映物体长图的定度和宽度.要义,并找记忆并理解到三种视口诀:长对图Z间的止、宽平齐、关系,让高相等・)学生真正理解三视图反映的儿何体的特性.口己动于用
5、通过几个尺规作图画简单的几几何体的三何体三视视图,熟悉作图的练图步骤,并自习,让学己总结注意生熟悉三事项.视图的画法原则.俯视图和侧视图宽相等3.根据三视图还原儿何休(2)给出正六棱锥的三视图,让学生还原出原儿何根据儿何体的三视图的特征,找到突破点,还原出几何体.通过观察三视图还原几何体,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快速找到突破力.巩固新知体.俯视图(3)给出正三棱锥的三视图,让学生还原出原儿何休.(区别于前面的正四面休)请大家总结在还原儿何休时的技巧.注意到此四面体与nu面四而体的区别.让学生仔细
6、甄别前后两个四而体三视图的区别,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也再次强调了三视图的作图原则.师:在根据儿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儿何体的时候,先从俯视图入手,确定儿何体的底面形状,再由主视图侧视图确定儿何体所属类型,锥体,台体,还是柱体.4.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让学生观察儿个正方休的组合休的三视图.观察该组合体,说出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哪些颜色,哪儿个小止方体.巩固新知通过不同颜色的小正方体,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从不同的方向看几何体,哪些是可以直观看到的.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分别是如下的小正方形:对应的三视图分别
7、为:俯视图匸视图侧视图尺规作图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3)练习:请画出该物休的三视图」俯1—三视图如下:〈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让学牛自己总结画二视图时注意事项。自己作图,体会不同视图中的线条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三视图与原儿何体的数量关系.归纳小结画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注意事项:1.看得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2.看不见的轮廓线和棱用虚线表示;3.看得见的点画黑点;4.看不见的点不画.5•画图位置: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学生交流在本节课学习屮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师生合作共同
8、完成小结归纳小结,强调作三视图的原则.作业布置P15练习1,2,3,4做课本上.【教学后记】《三视图》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冃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棊础。实物直观学生获得了三视图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实现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