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

ID:33712937

大小:9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8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_第1页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_第2页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_第3页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_第4页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醉酒驾车刑法规制的两点思考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法”)就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这虽然明确了醉酒驾车造成严重后果的定性问题,但没有解决醉酒驾车行为如何定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此仍有探讨之必要。  ■对醉酒驾车行为的立法规定与现实状况不相适应  首先,对于醉酒驾车行为只规定为行政违法行为是不妥的,不能有效防止醉酒驾车给公共安全带来的潜在和现实

2、的双重危害。我国对于醉酒驾车行为的法律规定主要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其规定醉酒驾车者,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于这样具有严重危害的行为仅仅以上述行政处罚来应对,恐怕难以撼动醉驾者,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  其次,现行关于醉酒驾车行为的法律规定不符合现实社会对交通安全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命价值体现得更为突出,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需求自然提高。现在的法律规定显然无法适应公众对于交通安全的要求,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醉酒驾车出现伤亡结果后仅仅给予属

3、于善后性质的经济补偿,而要求避免和防止这种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醉酒驾车行为,这是在无法回避的汽车时代尊重生命的价值回归和保障人们的交通安全客观需要。..16.  再次,醉酒驾车行为由刑法规制是其犯罪本质决定的。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醉酒驾车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就在于现实的和可能的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的损害。汽车时代到来后,尤其是中国浓厚的酒文化社会背景之下,醉酒驾车的几率极大增加,此时的醉酒驾车行为就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由刑法进行规制。  ■当前的法律规定与法理的冲突  首先,当前

4、司法实践中,对于醉酒驾车行为造成实际危害结果的主要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高法”关于醉酒驾车犯罪统一认识后,还可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这样的规定看起来似乎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醉酒驾车犯罪问题,但是这规避了醉酒驾车行为的性质。从司法实践看,发生了实际危害后果的,就构成犯罪,反之就不构成犯罪。以法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对于判断过失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交通肇事罪而言是适合的,但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言,则不合适。因为后者是故意犯罪,而且在法理上属于典型的危险犯,即只要行

5、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应当构成犯罪。危险犯是不需要行为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的,存在着对法益侵害的实际危险就应当构成犯罪。而“高法”关于醉酒驾车犯罪的统一规定中,须有严重的危害结果的醉酒驾车行为才能适用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醉酒驾车行为却并未以犯罪论处,这显然与危险犯的法理相矛盾。  其次,对于醉酒驾车造成伤亡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没有醉酒的人驾车会由于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导致肇事,这没什么争议。而醉酒的人驾车则不同,因为其明知酒后驾

6、车行为能力减弱,影响正常驾驶技术的发挥,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此时其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任何防止事故发生措施的前提下继续驾车行使就有放任的故意,因此,醉酒驾车的行为应是一种间接故意的行为。..16.  综上,醉酒驾车行为应当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定罪处罚;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定罪处罚。当然为了保证法律的效果和可操作性,对于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具体量刑规定可予以修改,把法定最低刑降低,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作者

7、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鞍山分校、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  “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语境下中国死刑废止前景展望  关键词:四法域死刑冲突废止前景  内容提要:如果采用“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说法,那么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四个法域之间在死刑政策和立法、司法上是不一致的。然而,从一个中国的死刑废止前景看,这种冲突不仅不会成为废止或者限制死刑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一种促进。在“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语境下,中国已经是一个部分废止了死刑并正在努力限制死刑的国家。从两岸四地互动影响、多民族文化交融、国际国内交

8、流促进的趋势看,尽管中国的死刑改革之路会困难重重,但中国废止死刑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一、简要回顾..16.  为了参加2002年4月29日至30日在澳门举行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律研讨会”,笔者曾经在匆忙之中撰写了一篇短文,题为“大陆与港澳地区死刑政策冲突评析”。文章认为,中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澳门的法律制度基本得以延续,形成“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