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00574
大小:56.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成因分析[摘要]当代大学生主要存在焦虑、自卑、怯懦、孤傲、冷漠等就业心理问题,这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家庭环境及社会舆论的压力、国家就业制度的障碍和自我认识障碍等因素有关。[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成因[中图分类号1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94-01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举国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以求职就业为核心,在其他各种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自卑、自负、焦虑、孤傲等一系列就业心理
2、问题。它已经越来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就业,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着一个依赖家庭、学校多年的学生向独立的职业人的转变。然而,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角色的转变总显得突然和措手不及,对社会适应的困难导致心理上的失衡,以致产生种种就业上的心理问题。(一)焦虑心理焦虑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带有负面性质的情绪,它往往由内心冲突或者挫折而引起,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及某些生理反应。大学生就业时令其焦虑的是“能不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且工作条件优越的单位”“用人单位对自己是否足
3、够重视”等。(二)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是一种消极的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自卑,容易让人悲观绝望、忧郁孤僻、精神萎靡、心灵扭曲、产生沮丧、孤独、脆弱等心理现象。(三)怯懦心理怯懦心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紧张,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以至于功亏一簣。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一些抑郁气质类型的学生身上,做事情谨小慎微,说话深思熟虑,以致无法表达出本来的意图从而造成答非所问、语无伦次的局面。(四)孤傲心理孤傲心理源于缺乏客观地自我剖析和自我评价,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很容易过度幻想,脱离实际,从而导致由于目标
4、过于远大而不能顺利实现,而失败的打击容易让孤傲的个体产生失落、烦躁、失衡、敌视社会等心理现象。(五)冷漠心理有些大学生因为在就业中遭遇挫折而倍感无能为力,信心丧志殆尽,表现为不思进取、意志消沉,他们把原因归结为客观的“不幸”,认为自己没有出生在有权有势的家庭里,认为靠自己的努力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还会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六)迷茫心理迷茫心理是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刚上大学时迷茫学什么、如何学,在熟悉了大学生活后迷茫要不要考这个证要不要考那个证,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迷茫要找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二、大
5、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一)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总体就业矛盾突出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成为当前就业局面的典型特征。由于我国经济总量的限制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供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岗位有限,高校扩招迅猛与岗位相对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二)家庭期待及社会舆论的压力虽然职业选择是大学生个人的事,但是传统的社会文化制度、家庭期待等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家庭期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大学生父母的就业期望往往过高,这样
6、矛盾的存在势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就业心理。其次,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多关注个人价值的体现,就业时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他们顺利就业。再次,社会大环境下有利用各种关系、人脉来找工作的风气,导致优秀大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三)国家就业制度的局限指现有政府的一些制度限制大学生的跨区域就业,户口指标的限制等。虽然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政策以应对这种种限制,但是各级地方政府在贯彻实施中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深入程度。制度上的局限有碍于大学生的自由流动,有碍于大学生
7、开创新的生活圈子。(四)自我认知上的差距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正在逐渐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生毕业后不再是社会上的佼佼者,而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可很多大学生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往往把自己定位在天之骄子的位置上,不肯从“高高在上”的光环里走出来,在就业过程中期望过髙,在就业的挫折中无法自拔,对自己对人生失去信心,从而不利于顺利就业。三、总结就业是每一个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就业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当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和现状予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
8、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存在就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教育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适应社会工作。【参考文献】[1]彭聆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