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归有光亲情散文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归有光亲情散文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亲情散文占有散文创作的重要席位,特别是2009年在屮国散文年会中,亲情类散文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明代的散文大家归有光就擅长写作这类抒写亲情的文章。归有光的亲情散文主要有《先妣事略》、《项脊轩记》、《世美堂后记》、《王氏画赞并序》、《祭外姑文》、《寒花葬记》、《亡儿觀习孙坊志》、《思子亭记》、《女如兰坑志》、《女二二坑志》等作品。归有光的这类“事关天属”的散文,明清两代即为人欣赏并仿效。现代以来,这类文章更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符合受西方影响形成的纯文学观念,一直颇受推崇。因此,研究归有光这类散文,既
2、有助于对归有光其人、其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散文特点的总结与借鉴,同时也为现代的亲情散文创作提供参考。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一、前言二、归有光亲情散文的思想特色:保持了“文以载道”的文通传承(一)贯注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内涵(二)宣扬忠孝仁爱的儒家伦理规范三、归有光亲情散文的艺术特色:(一)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些生活琐事和普通人情(二)细节传神,善于白描(三)风格自然平淡,t非恻动人三、归有光亲情散文特点形成原因分析(一)个人不幸遭遇促成:事业淹蹇和家庭变故(二)自身文学主张影响1.归有光“至情论”在其散文创作中实践2.学习司马迁、韩愈
3、、欧阳修等唐宋古文名家(三)吸取古代优秀文秀作品营养:悼亡文学的影响五、结束语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概括归有光亲情散文的主要特色,分析归有光亲情散文主要特色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归有光亲情散文在题材、写作技法等方面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阅读大量古典文献资料和著作,包插相关优秀论文;2、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归纳前人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立场以及观点;3、对论文进行修改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确定选题(12月中旬)2、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论文,列出论文提纲(12月下旬)3、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撰写(1月上旬)4、在深入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论
4、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完成论文的初稿(3M下旬)5、逐步修改并最终定稿(4月下旬)五、主要参考文献:[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32~875[2]林纾,论文偶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43-47[3]夏咸淳,明代散文流变初探[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3):23-25[4]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398-390[5]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19-1023[6]陈建华,屮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
5、2,297-298[7]钱谦益,胡怀琛选注•归有光文[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128-131[8]袁行需,屮国文学史(笫二版)笫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4-97[9]张国俊,屮国艺术散文论稿[M]北京:屮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1-243[10]郭预衡,历代散文史话[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120-125[11]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23-256[12]季羡林,明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45-154[13]吴永萍,归有光的“至情论”及其散文创作[J],甘肃联合
6、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14[14]姜丽华,略论归有光怀人散文的艺术魅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1):9-13[15]鄒国平,论归有光散文创作的两个主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12-18[16]李绍雄,自然平淡,烘恻动人一一论归有光家庭散文的风格[J],云梦学刊,2004(2):23-26[17]高芳,呕心沥血救人伦,淡雅疏放情义深一一试论归有光的传记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4):23-25[18]冯艳,论归有光抒情小品屮的史记精神和史记笔法[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2):1
7、4-17[19]赵伯陶,归有光散文简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3-27[20]马晓妮,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创作特色及其成因[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28-30[21]黄湘金,归有光与心学关系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17[22]赵燕,学古而不泥古,尚情而不纵情一一归有光抒情散文折射出的现实精神[J],文教资料,2010年2月号中旬刊:23-6[23]武春媛,论中国古代悼亡文学的情感表现形式[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