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91762
大小:222.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28
《初中语文读本 语文纵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纵横历代名人植树故事王忠祥 植物造林的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亲实践,传为美谈。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诸葛亮与桑树 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
2、“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的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的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董奉与杏林 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董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从来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病者栽五株,轻病者栽一株。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称颂医家。 思乡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
3、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朝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阴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白居易与花木 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他被贬任忠州刺史,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王安石与竹、桃、柳 宋代改革家、诗人王安石对种竹、植桃、栽柳极感兴趣,赋有诗句:“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雏”:“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移柳当门何啻王,
4、穿松作径适成三”。可见他对树木的热爱程度。 朱元璋与柿树 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左宗棠与左公柳 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种柳二十六万株,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民所称道。清人杨昌溪曾
5、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小学教育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黄梅雨李哲华 清朝某年,春末夏初的一天,三位同窗好友约定在酒楼小酌。 细雨,方生、姚生先至。稍候片刻,刘生也上楼来了,手中的雨伞淌着水,见了两人便说:“咳,这雨怎么下个不止?真烦人!” “这个季节就是多雨啦。”方生接口说,“古人不是早就这样说了吗‘黄梅时节家家雨’?” 方刘两人平时就喜欢抬杠,方生话音刚落,刘生马上反击:“这个
6、季节本必多雨,古人早就这样说了‘梅子黄时日日晴’。” 两人各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两位所言,都有一定道理。”姚生历来是充当调停人的角色,这时他开口了,“不过,还有一句古诗,两位倘是记得,就不用如此争辩了。” “是哪一句?”方刘两人齐声急问。 “‘熟梅天气半晴阴’,不是吗?” 姚生话音刚落,“哈哈哈”三人齐放声大笑起来。 三人言及的诗句,都是出自宋人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乳鸭池塘
7、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春末夏初,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常是阴雨连绵,人们称为“黄梅季”、“黄梅天”、“黄梅雨”。历代写黄梅雨的诗歌就不少。如宋代贺铸的(青玉案)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绵绵不绝的黄梅雨喻“闲愁”,化抽象为具体,又传神之至,作者因而被号为“贺梅子”。至于上面三首诗,同是写黄梅季,但天气有所不同,那是因为诗人写的是当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正如唐代的杜牧,在出游的路上恰好碰上下雨,留下了人们熟悉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但我们不可据此就认定
8、清明时节必然有雨(实际上倒应是“天清气明”之意)。方、刘两人,都把诗中描绘的景物当做黄梅季节唯一的现象,就失之片面了。而姚生同样也借一句宋诗来调停:黄梅天不仅有雨,也有晴,而且还有“半晴阴”呢,可不能拘泥于一人一时一地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