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90149
大小:7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8
《宽带连接问题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下第六组24*《麦哨》教学设计明德小学08新教师范芸麦哨教学解构题记:其实,思想只有通过勤奋之笔内化为内容了,才能更加真切!本文是非常美的文章,是一个美的画面和整体,在感悟体会美丽的语言中让孩子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这么美的画面,它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的,作为整体来感知的,如果一味将几个美丽的场景割裂开来学习,观赏,领悟,那么美的东西也将失去其本质的魅力,它的美好感觉也将被割裂开来。虽然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本文有很多生字和言辞优美的语句,那么在此时,可以看到的是,不必拘泥于略读课中高段孩子一味默读形式的运用,而是应该在开头时放手让孩子去读,读通、读顺,
2、基本字词逐个过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品味出课文所传递的美和欢乐。反之,则会出现字词不认识或者读不准,朗读起来疙疙瘩瘩,将原先协调的文字美都破坏掉了,更怎么从这些柔美的文字背后去品味出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呢?怎么从文字背后品味出乡村生活的美好、欢乐,品味出作者所要传递的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此,本文的教学侧重完成如下流程:1、读通字词,读顺课文2、关注画面,读出美感3、重回麦哨,展开想象,呼应读活于此,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能正确认读15个生字,能流利朗读课文;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3、感受课文的意境,拓展说话。接着,我来细究几
3、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有的人花一个月读一篇文章,读到最后茫茫然、惶惶然;有人花一节课读一篇文章,读得心领神会,见的丰满——我想这就是那种十分钟备一堂课的境界吧。当然,隐性层面上说,这些人他们是在用一辈子的时间备这一课。明显的,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积淀丰厚,而今,我认识到,是他们丰厚的知识底蕴带动了他们有生命有价值的教学。论境界,比如说,王老师和我,一个漫步于云端,一个是胸中无物,连匍匐于地都是东倒西歪;一个是“看山不是山”的最高层次,一个仅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是,对于名师对于我的课堂的结构,我想,我也是应该有所取舍的,因为毕竟底蕴的不同,理解的层面
4、也不同,有的时候,即使被点破了,我也不能理解其中缘由,或者不能全盘接收——这并不是说有糟粕的存在,而是自身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影响。我想达不到这种境界,也就达不到他所要传达出的效果,当然也不可能那么完美。“麦哨只是一个‘意象’,没必要解剖麦哨”,我想一解剖,《麦哨》整篇课文的美感就没了?这是对孩子而言较为疏远的东西,孩子们未必知道,更说不出所以然,这一点,老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或者自己在课堂上点出来,这样的形式,是我很直白和浅显的一个想法。当然,不介绍“麦哨”,这篇课文也能顺畅地进行教学,也能让孩子体味到美感——但是,我的印象中,麦哨总的对于孩子们而言相去甚
5、远,总想给孩子们介绍介绍。如此之矛盾之下,我想到了,是不是我自身的理解该更新了,是否这里就是我该放弃的地方?“略读课不要深度上,不应深挖,没必要上成精读课……”在这课的教学之前,我的观念还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初步的基础理解之上——即“文本细读”应该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是“我”倾听文本之后的自我领悟,而后内化为我的教学,成为我自己的“一家之言”——不必在乎教参的条条框框,不必在乎课文中的单元导读,更有甚至可以抛开“精读”与“略读”的束缚,我爱怎么上就怎么上,只要能上得出彩,只要能上得有诗意。现在回过头来看,除了一笑,更多的是转换自己的观念。1、王老师的诗意语文不是
6、“虚”的,而是“实”9人教版四下第六组24*《麦哨》教学设计明德小学08新教师范芸的,不是为了“复踏”为了“陌生化”为了“互文”,为了“诗意”而“诗意”,倾听文本的细微声响,并不是所单单把自己的一家之言闭门造车地造出来,课应该是在观照“课标”观照“教参思想”观照“文本安排”的基础上实施的,细细地研究,其实,每个“诗意”环节的设计当中,蕴含着理念,只不过更多地把与众不同的细微之处给表现了出来。2、王老师的不仅仅只是在云端漫步,还有在地面匍匐的一套“文本细读”的理论体系在后面支撑。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丰富性,只是不拘泥于教参钉死的框框中,但是,并不是说可以撇开教参
7、,自己随性而行。我想“作者崇拜”也好“读者崇拜”也罢,亦或是“文本崇拜”,都不是随性而发的,都是有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的需求,也就是“备生”。3、精读与略读,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也就是他们带给孩子们的收获,要培养孩子们不同的朗读能力(可以深究),人教社的教材编辑是精心、详备、合理的,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想大可不必更不能随性地将改变教法,将“精读”变为“略读”,或将“略读”改成“精读”。我想,之前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对(文本解读)方面的意识不够,更多的是自己的经验不足。“略读课文由问题本身的特点决定,意象中富有情趣,文本具有整体性,不应该破坏文本,肢解它
8、的美感,主要应在读上下功夫,不要太琐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