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ID:33689707

大小:76.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7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_第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_第2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_第3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1.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于1月30日正式启动,本次“中国文化”的主题是:“传递今日中国文化精髓,关注中国今天和明天韵文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D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

2、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A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B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

3、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B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B①是民族精神

4、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内涵是强调CA.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C.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7.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书目,强调现场的冲突性、选手的实力与情感,剔除了大量综艺节目中过于陈旧的“秀”的套路,把好声音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让其迅速超越所有选秀类节目,成为今年夏天最热的娱乐事件。这表明DA.选秀节日脱离群众B.文化创新的本质是形式创新C.

5、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D.文化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8.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学者观点不相符的是D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B.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C.启示人们在文化传承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9.西安世园会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长安塔在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又彰显出时尚现代的都市风貌,成为提升西安城市建筑

6、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这说明( D )①传统艺术的继承是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源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民族性和自身的传承性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西安迈向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④传统建筑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0.“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B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

7、进步的不竭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黄振龙“癍痧凉茶”以传统配方为基础,经过现代化的研制和改进,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C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全面地继承C.文化应该在继承中发展D.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12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工作,是因为(D  )①教育

8、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物质财富 ③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A.①③B.②③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