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76948
大小:470.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2-28
《竖井专项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Ⅱ标临时竖井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日期:2021年7月30日40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Ⅱ标临时竖井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厦门环岛路Ⅱ标项目部评估小组负责人:韩利民日期:2021年7月30日40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称专业类别签名1韩利民高级工程师隧道工程2张斌梁高级工程师隧道工程3黄健高级工程师施工安全4史鹏飞高级工程师隧道工程5张立桩高级工程师铁路工程40目录一编制依据11.1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11.2评估依据的规范标准21.3评估依据的设计文件2二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及水文
2、条件2三风险源辨识53.1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53.2施工作业程序分解53.3风险源普查6四风险分析6五风险估测9六重大风险源评估116.1建立风险矩阵116.2危险性评估146.3确定风险等级15七风险控制措施167.1风险接受准则167.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167.2.1高空作业167.2.2临时用电177.2.3气割、电焊作业187.2.4起重作业197.2.5钢筋加工227.2.6混凝土浇筑作业227.2.7张拉作业237.2.8大模板堆放、安装、拆除作业247.2.9车辆管理26407.2.10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267.2.11施工
3、现场安全标志的设置287.2.12安全教育307.2.13施工机械337.3重大风险源控制措33八、评估结论358.1竖井工程重大风险源358.2评估结果分析3540一编制依据1.1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74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
4、89】第2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4号)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1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1
5、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1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01】第302号)1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2005】第1号)401.2评估依据的规范标准1、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6、《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6、-2002)7、《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10、《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11、《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DBJ53-14-2005)1.3评估依据的设计文件《环岛路鳌山路-高殿二号路段工程B标隧道工程》(第四册)二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本工程在主线隧道左右线中间设置一座临时施工竖井,左线桩号为ZK1+770,右线桩号为YK1+780。竖井井口位于铁路货场内,竖井断面
7、尺寸为7.98m×8.48m的矩形断面,深度为25.34m,下设连接左右线的马蹄形横通道。竖井支护结构为50cm厚C40防水耐腐蚀钢筋混凝土+25cm厚C25喷射混凝土,钢筋格栅支撑间距50cm,20cm×20cm双层钢筋网片。竖井周围设置一圈高压旋喷桩进行围护。水文地质条件范围内岩土体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填石→素填土→填砂→淤泥质土→中粗砂→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40水文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位于海湾滩涂及残积台地路段,后经人工建设改造,沿线无池塘、河流或海水分布,整个场
8、区地表水系、水体总体不发育。拟建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填筑土、中粗砂的孔隙、残积土、全风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