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ID:33674368

大小:1.61 MB

页数:242页

时间:2019-02-28

[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_第1页
[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_第2页
[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_第3页
[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_第4页
[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渴望自由[智利]拉乌尔·苏里达.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译者的话拉乌尔苏里达,智利当代诗人,年月日出生在首都圣地亚哥,大学期间攻读建筑工程专业。年开始诗歌创作,以《炼狱》、《天堂前》和《新生活》三部内容有联系的长诗轰动了当时智利的诗坛。年,纽约的拉丁美洲侨民团体赞助苏里达雇用飞机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城市上空,使用喷出白烟的方法写下这样的句子:“我的上帝是饥饿”“、我的上帝是癌症”“、我的上帝是白雪”“、我的上帝是空虚”“、我的上帝常说‘不”“、我的上帝是伤口”“、我的上帝是幻灭”“、我的上帝是贫民窟”“、我的上帝是腐肉”、“我的上帝是痛苦”“、我的上帝是天

2、堂”“、我的上帝是上帝之爱”“、我的上帝是潘帕草原”“、我的上帝是奇卡诺人”。感动了纽约上千万的观众。对于西班牙语世界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强烈影响。此后,他又创作了《歌唱消失的爱情》《天堂空荡荡》《智利之爱》《爱河之歌》《不恐惧,不悲伤》)等作品。年月,在智利进修的赵亚茹女士来信说,月份,苏里达又有新作问世,智利总统、文化部长、文艺界知名人士纷纷到首发式现场祝贺。智利的文学评论界一致看好苏里达的创作成果。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苏里达是世纪末的聂鲁达”。年月,云南出版代表团访问智利期间,出席了国际图书博览

3、会,了解到苏里达在诗歌界的重要地位并且会见了这位诗人,接受了诗人委托出版中译本的授权书。此前,年,智利政府在履行智中文化交流协定的过程中,特别推荐苏里达来中国访问。在华期间,苏里达广泛接触了中国拉丁美洲文学研究界的学者和中国诗人,还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作了学术报告。他讲话的内容和个人风采给中国朋友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苏里达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个人感情方面说,是因为年代末他感到孤独、不幸和苦闷。年,他在再版诗集《天堂前》的前言中写道:“这个时代可以让我们相信的东西实在不多。但是其中有

4、件事可以让我们确信:如果有人写诗,那是因为我们感到不幸。我想,著书、作画、谱曲的惟一原因就是如此。在一个较为宽松的世界里,艺术大概就无需存在了,因为生活,它的每个粒子、人们的每种激情,其本身就是一首首诗歌,就是一曲曲音域辽阔的交响乐,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壁画:蔚蓝的天空、雄伟的安第斯山脉、浩淼的太平洋、金色的海滩和沙漠。于是,诗歌和爱情之间也就不要话语来节制了。”年,他发表的三部长诗就是讲述这人间不幸的。他说:“我在写这些诗歌的时候,与多数国人一样,是生活在一种残酷、恐惧、血腥的氛围里。”显而易见,

5、这里指的是年通过军事政变杀害了合法总统阿连德而取得了政权的皮诺切将军治下的智利。逮捕和枪杀一切持不同政见者是皮诺切政府每日的功课,追踪和刑讯让警犬们忙碌得终日团团转,全国处于“连树叶都在发抖”的状态。但是,苏里达坚信:“人间仍然有爱情和可以渴望的自由。”小时候,他曾经看到过一架飞机用喷白烟的方法写下“(“珍珠色”)的字样“,此事让我终生难忘”,望着自由的蓝天他渴望着写出这份激情。在苏里达的诗歌中,安第斯山脉、太平洋、海滩、河流等自然风光占据了绝大部分篇章,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地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

6、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大好河山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摧残下,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草原被烧毁,森林被砍伐,河水被污染,海滩上布满了垃圾⋯⋯人类一天天在毁灭自己的生存环境。这使得苏里达在诗中不能不大声疾呼:“整个海滩已经变成了溃疡!“”智利在呐喊,因为谷地在燃烧!”他渴望着“:愿沙漠和冰川鲜花遍地!“”阳光、平原和激流构成水的交响乐。”热爱人民,是苏里达诗歌的又一显著特点,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在这部《苏里达诗选》中,为农民、船工、伐木者、筑路工⋯⋯底层的人们写下的诗篇中,强烈地

7、表现出诗人的正义感,他痛斥大庄园主的“横行霸道,巧取豪夺”,士兵们的滥杀无辜,工头对伐木工的欺诈和侮辱与此同时,他相信爱可以战胜不幸和痛苦:“只要有了爱,我们可以在激流中得到重生!”苏里达今年岁,已经不在年轻人之列,但是他的诗歌仍然充满青春的激情,仍然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这当然与他作品的艺术性有直接的关系:抒情,讲究意境,重视韵律,主要让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比喻说话⋯⋯但是更令读者惊喜和赞叹的,是这美丽的艺术形式里面包涵着一团团灼热的火焰: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痛恨独裁专制,痛恨剥

8、削压迫,痛恨对大自然的亵渎与破坏;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黑暗中呼唤光明,在白色恐怖中为自由呐喊。这大概就是他能够成为“世纪末的聂鲁达”的主要原因吧。最后,需要声明的是:这部诗选的译者不会写诗,也不会翻译诗歌,只是由于阴差阳错的缘故,参加了接待苏里达的来访工作,因此结识了这位诗人。后来迫不得已地接受了翻译的差事,实在不自量力。如果这个中译本诗选能够传达苏里达的一些激情给中国读者,那也就不算枉费心力了,尤其是在这个二十世纪北京最后、也是最燠热的一个夏天里的劳动了。年月日于延庆新生活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