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ID:33674196

大小:104.2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8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春镇平一高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晋卒,其弟“荡叔自立,太子仇出奔”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荡叔而立,是为文侯”o晋国的国君更替说明(B・宗法分封制在晋国受到冲击D.政权更迭削弱了晋国的实力“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A.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得以恢复C.晋国大夫集团地位日益突出的分第二2.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

2、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贵族地位D.继承华夏传统3.考古发现东周时期的墓葬中,诸如安徽寿县的蔡侯墓、河南新郑的郑侯墓、河南辉县的卫国卿大夫墓都用了九鼎殉葬;山西侯马的一些士的墓葬,则用了五鼎。这表明()A.上下尊卑失范,等级观念趋淡化B.僭越风气滋长,传统礼制遭破坏C・异姓诸侯崛起,宗法秩序已瓦解D.地方势力坐大,分封制荡然无存4.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主要反映出()A・传统统治秩序遭到破坏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需求增多C・青铜铸造技术有根本性突破D・青铜艺术的平民化

3、5.学者饯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A.皇帝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E.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各层级政府C.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D.唐朝的皇帝专制,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6・隋朝杨尚希上奏曰:“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

4、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据此,杨尚希最冇可能提出的建议是()A・扩大郡县面积B.整顿冗官C.裁减郡县数量D.减免赋税7.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8・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施徳惠”,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

5、弟为列侯,列侯归郡管辖。这一政令的实施()A・实现了西汉政制的一大变革B.扩展了大汉帝国的疆域版图C・延续了汉初“无为"的理念D.扫除了盐铁官营的政治障碍9.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冷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10.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

6、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A.中原地区农业发达B.河南冶铁业发达C.政府重视手工业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1・〈〈管子•小匡》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旨在说明()A.商业发展成为国家重要财源B・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C.商业活动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D.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12・《论语•公冶长》中记载:“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

7、可卷而怀之”;《庄子•天地》也谈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都主张将“道"与治世相结合B・都认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基本范畴C.都表现出了对国事国运的关注D.都体现对士人独立人格意识的规范与追求13.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的“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燔草为灰”的规定,是《礼记》孟春“禁止伐木”、仲春“安萌芽,毋焚山林”的内容。《唐律》“非时烧田野”条规定,是《礼记•月令》的“时禁”之属。材料反映了()A・古代已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C.儒家生态意识影响了古代立法14.先秦

8、政论文《五蠹》将当时社会上儒家、为“五蠢”。据此推理该书作者最可能是(A.儒家B.墨家B.古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D.古代法律严禁焚烧山林和草木纵横家、游侠、贵族门人和工商之民称之)C.法家D.道家15•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