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

ID:33670691

大小:45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23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_第1页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_第2页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_第3页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_第4页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生态绿地规划课程设计——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011-06引言随着我国各地快速形成的城市化趋势,城市规划中也越来越注重预留和设置各种城市开放空间(Openspace),试图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流、休憩、游玩及活动的场所和空间。然而,这些城市开放空间在建成并提供给市民使用后,人们对其使用后的满意程度如何,哪些环境因子是影响人们使用过程满意度的主要因子,以及如何改进存在的缺点等等——城市开放空间的环境使用后评价却很少得到关注,以至于许多问题不断重复出现,市民对城市设置的广场、绿地等城市开放空间颇有微词。对城市

2、开放空间做环境的使用后评价将显得尤为必要。何谓使用后评价(POE)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主要是对建筑及环境在其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应用社会学、人类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以及数学、统计学等技术性学科和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进行交叉研究的方法,对建筑物及环境进行的一套系统的、严格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并通过对建筑和环境设计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建筑及环境的使用后情况及其绩效(performance),从而提出反馈意见和标准,为将来建成更好的

3、建筑和环境提供可靠的依据。“绩效”(Performance)在使用后评价理论中是一个重要概念。“绩效”实际上就是“标准”,即建筑与环境的设计标准、建筑与环境现在的使用标准、评价者以专家的身份选择的标准、业主或使用者所期望的标准等。所以,使用后评价就是对建筑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使用者(包括个人、群体和单位)和物质环境(包括场景环境、建筑和设施)两个对象的研究,制定出由技术、功能和行为因素组成的绩效标准。使用后评价(POE)的作用和功能传统的设计过程是一个直线运作的过程,有一个固定的开端和一个必须绝对遵从的结尾,且这一套程序都

4、是严格按照建筑合同来执行的。由于合同要求设计者做的只是规划方案和设计详图,所以设计者也就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任务局限在他所能够完全胜任的一定项目内。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最主要的考虑是如何经济地铺设管道、合理的选用材料、以及如何让建筑的外观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在设计图纸和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设计者可能置行为学方面的研究于不顾,因为他们不可能准确判断出方案在处理使用者行为问题上的成败。这就是设计者一贯遵循的设计法则。上图是拉特利奇在《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中提及人们的“直线型”设计程序——人们熟悉的一种模式。使用后评价这是一种“环型

5、”的设计程序——“没有句号”的设计程序。“环型”设计程序模式规定:在建筑合同实现以后,设计工作仍需继续进行,即进行POE。它是提供人们选择的一种模式,鼓励设计者把注意力放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因素上,而对这些因素的验证,必须突破纸上谈兵的范围。为了有效的运用“环型”设计程序,首先应对设计阶段作一个修正,设计者应在设计图纸中用明确无误的语言表达其预见。为了测定设计者的预见在多大程度上能以实现,必须给设计程序增加POE环节。使用后评价(POE)的作用和功能POE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具体的功能和作用如下:1、检验建筑物的性能,以便针对

6、使用中暴露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2、检验建筑设计的品质,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新的使用需求,为改进当前的设计提出科学的论证意见3、检讨建筑策划的内容和目标4、为各种建筑类型的开发与设计积累数据和反馈信息,以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设计质量5、促进建筑科研的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为修订设计准则提供可靠依据使用后评价(POE)的程序方法从程序上来说,基本遵循“选定评价对象—制定评价目标—制订评价计划—收集资料、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结果、提出建议”等六个过程。案例分析陈建华.城市开放空间及其环境使用后评价.建筑科学,2007,23(9).

7、石谦飞,王祖纬.使用后评价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启示.山西建筑,2007,33(21).课程设计任务(一)设计题目下沙高教园区校园绿地调研与景观设计(二)调查设计内容在下沙高教园区各大学校园内任选一处绿地,调查该绿地的功能、使用状况、设施等,作出评价,并对该处绿地景观进行改进设计。(三)调研过程1、制定详尽可行的调查方案2、现场踏勘3、信息分类与表达4、调查补充与修正5、调查图制作与相关数据统计6、调查报告撰写与景观设计图绘制课程设计要求(一)学生分组3~7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各组选出一名组长,本次课后各组组长上交组员名单及

8、组长联系方式(二)成果要求1、功能用地现状图2、设施分布图3、交通及休憩、活动等分布图4、使用者在某一时段的分布图5、使用者满意度(使用状况)调查报告6、改进设计总平面图、效果图(A2)课程设计要求(三)调查报告的结构1、绿地的位置、名称和平面图2、空间及相邻环境的简单描述、区位图3、通过非参与观察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