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

ID:33665813

大小:31.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_第1页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_第2页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_第3页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_第4页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摘要:五大道作为天津市最重要的一个历史街区,一直是天津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点。然而这样一个有着丰富遗产价值的历史街区,目前却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本文通过详细梳理五大道街区的消防、抗震、疏散等方面现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据此提出加强五大道街区防灾、减灾能力的改进建议,以期为相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做出贡献。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抗震;疏散;天津五大道中图分类号:TU984.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7-0071-021引言天津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2、在我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可说是近代中国演变的缩影。五大道作为近代租界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天津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这样一个遗产价值丰厚的街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开始面临诸多安全问题隐患,如建筑质量下降,基础设施不足与老化,社区管理落后或缺乏,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对历史文化街区、珍贵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不利,也对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五大道街区消防、抗震、疏散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揭示其潜在的安全隐患,研究其既有的安全问题,进而对如何加强历史

3、文化街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出改进和预防的建议。2历史文化街区安全问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问题安全问题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保持历史风貌完整性”与“保障街区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都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不负责任或者是对历史文化、对遗产的亵渎。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方案,力求真正做到既充分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完整性,又有效消除街区的各类风险隐患,为人民的生命财产提供保障。就目前所知,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

4、三方面:2.1消防2.1.1建筑防火:建筑单体的结构、材料、修建年代、完好程度等,均影响该建筑的安全等级和相应的修缮保护措施。2.1.2生活防火:日常生活中存在引发火灾或不利于逃生、疏散的安全隐患,如私拉乱接电线、使用“热得快”等不安全电器等。2.1.3消防设施按照国家关于消火栓的布置要求,“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考虑到历史街区房屋密集且大多防火等级较低,“室外消火栓的间距应缩小至80m左右,布置在路边或较大的建筑庭院中。”2.2抗震抗震主要考察建筑单体的结构、材料和质量状况等,对抗震等级

5、较低的建筑进行适当修缮和加固。另外,违章的建筑往往存在结构不稳定、材料性能较差等问题,因而抗震性能通常较差,震灾发生时容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对这类建筑应该予以拆除,并加强监管,禁止任何形式的违章建设。2.3疏散老街区中经常会有违章设置的商业广告牌、居民私自堆放的杂物等,它们挤占疏散通道,会成为逃生避难以及消防车通过时的障碍。因此,在街区的安全保障工作中,务必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3五大道街区现存安全问题本文重点关注的五大道街区,其用地功能以居住为主,兼有少量办公、商业、教育用地。除居住功能外的其他功能均成点状分散分布,没有完整

6、功能片区。其中居住建筑多为里弄式住宅和独栋花园洋房,兼有少量后期建设的4层集合住宅。洋房建筑多为一般保护,有少量重点保护及特殊保护。建筑以2-3层砖木结构居多,大多采用自然的石材或砖作建筑材料,多为建国前建设。目前大部分建筑主要作居住办公用。从街区肌理来看,五大道街区整体呈现较明显的低层高密度的历史街区空间形态特征。但目前,大量临时性建筑已破坏了该街区传统的建筑密度结构,因此,对空间的梳理一去掉现状中临时建筑和随意加建部分,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是未来的保护控制中应注意的。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五大道街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

7、题:3.1建筑单体方面3.1.1建筑结构、材料等防火性差五大道街区内老建筑普遍采用砖木结构,后期建设新建筑普遍采用砖混结构,两类建筑相互临近,分布交错复杂、总体耐火等级低。建筑材料以石材、仿石材为主,墙体多为古褐色清水砖墙,不易燃、耐火性较好。但主要构件如梁、柱、檩条、椽子、楼板、门窗等多为木制木构件,耐火极限低。3.1.2建筑老化以砖木结构为主的传统住宅建筑年代久远,建筑折旧率相对较高,对自然和人为破坏免疫低下,大多不同程度发生物理性老化,如结构破损、腐朽、设施陈旧。尽管五大道街区的建筑多属保护建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

8、于保护政策未完全具体实施,虽然主要沿街建筑多有进行修缮加固,但是地块内部一些居住院落仍旧破败失修,再加上各种无序改建、加建、拆建,使得许多传统建筑面目全非,有的已成为危房。3.1.3建筑质量。该地块内建筑大部分属于产权私有、或私家居住、或杂居居住的院落。对于私有产权的建筑,因不同的经济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