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ID:33663185

大小:64.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_第1页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_第2页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_第3页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作者:郭芳

2、日期:2009年4月29日近年来,诗歌鉴赏的题型在高考题目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题目对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考生面对千姿百态的诗歌,总感觉手足无措,脑中茫然,究其原因,是读不懂诗歌。既然读不懂,又怎么能谈鉴赏呢?所以,我认为教授学生鉴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告诉学生们如何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古代诗词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同古代散文,同现代诗歌都有不同的地方。古代诗词很注重精练,用词非常俭省的诗歌要表达丰富的情感,有时应句式、字数、音韵的需要,有时因为表达效果的需要,就会产生独具魅力的诗歌语言的“变形”:句

3、子成分的省略,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句子成分的顺序变换,词类的活用等。如果不了解或不能自觉地感知这些诗歌语言的组织规律,往往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从而影响答题,所以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必须从它的语言下手,在鉴赏中还原这些变形的语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一、句子成分的省略。1、主语省略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们”。2、谓语省略如:刘禹锡的《至潜水驿》:“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前两句与后两句一对照,很容易发现谓语省略了,“噪”和“飞”是说明“鹊”和“蝶”的动

4、作的,前两句省略了谓语,“鼓”、“鸡”的动作在字面上没说明,但可以体会出,前两句的意思是,为迎社日,枫林里响起了鼓声,中午时分,鸡在茅屋旁边啼叫。再如:王维的《送李使君》:“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前句从“雨”字可知谓语动词是“下”,可推知后句省略的是“积下了雨水”。这两句的意思是,山中下了一夜雨,树梢积下了雨水,象百重泉。谓语省略在古代诗词中是极其多见的。“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前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冶炼”。“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响起”。“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

5、》),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藏”。3、介词的省略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谓语的动词前,都有一介词结构作状语,而介词结构只剩下了“松间”、“石上”,省略了介词“于”。如: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前句中的“日沉阁”是“日沉于阁后”的省略,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和方位词都省略了。把握诗歌中的省略的词,体会诗歌的具体内容。诗歌是一种跳跃性的艺术,它讲究含蓄美,不直露,总要留下一块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感受诗的内蕴力。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和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还有如:贾岛《

6、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都采用了答话的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犹如同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给了我们很多悬念,让我们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整首诗的内容。又如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一骑红尘”是否是引起“妃子笑”的直接原因呢?显然不是,这中间的联系靠我们的想象、补充,显而易见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也就被无情地揭露出来。诗歌就是如此。几个意象要靠读

7、者的想象、补充,才能连缀在一起,而不是简单的将它们凝固起来,否则就失去了诗味,也就失去了诗歌的魅力。二、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在古代诗词中,一个句子就是一两个或几个名词性词组,这种情况很多。如:1、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2、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北风大散关。”3、杜甫的《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4、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5、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6、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7、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8、上催。”音韵铿锵,意象俱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写了十种景物十个名词,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正好点了“商山早行”这个题。首先,鸡声和月点明早,茅店又是山区特有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

9、目,确实称得上“意象俱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