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ID:33661879

大小:9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8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_第1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_第2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_第3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_第4页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6.1概述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承载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限度。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用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总量,可以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单位面积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潜力与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均消费标准之比。1、土地承载力的四个要素: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因此: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PSCL)的因素为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土地面积和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PSC

2、L=[P(e)×A]/NP(e)—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A—土地面积;N—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2、土地承载力的研究的必要前提:①土地能够而且也只有土地才能够生产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②土地具有生物生产力,并且不同类型的土地其生产力不同,相同类型的土地生产不同生物产品的能力也不同;③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生产力是有限的;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口,其食物结构及生活方式不同,对土地的需求利用不同,但对最低热量和蛋白质的生理需求是一致的,并且是可比的。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①查明不同的投入水平下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

3、;②确定和预测区域性粮食安全;③为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人口政策,指导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4、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研究概况(1)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个阶段A)前期(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研究:大多是生态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较有影响的研究当推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和威廉·阿伦的计算方法。11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于1948年出版后,曾一版再版。用作者的话说,他之所以撰著此书,是因为世界人口激增造成了人口过剩

4、,全球及各国人口的数量已超越其土地负载能力。C=B:E式中:C代表土地负载能力(土地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B代表土地可以提供的食物产量;E代表环境阻力(环境对土地生产能力所加的限制)。福格特断言:地球上土地的负载能力已达极限,耕地太少,已容纳不了现存的世界人口数量。英国的威廉·阿伦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在1965年提出了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公式。其目的是计算出某个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粮食能够养活多少人口,或者说给出承载人口的上限。主要考虑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耕作要素等,它不考虑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反馈作用

5、,因此只能作粗略估计。B)后期(1970年以来)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较具影响的研究有3个澳大利亚的土地承载力研究:澳大利亚1973年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从各种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土地承载力,提出了可以养活2亿人;若让每个人都生活在高于当时中等以上水平,能养活的人口将不超过1200万人。发展中国家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71—1981年间,合作完成并出版了全套世界土壤图(1978年)。同时,粮农组织还制定了《土地评价纲要》,提出

6、土地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粮农组织尝试把评价原则应用于世界土壤图,以估算发展中国家适合于生产各种特定作物的土地资源数量,这就可以评估作物产量和投入水平。这是一种综合探讨农业规划和人口发展的方法,它将气候生产潜力和土壤生产潜力相结合,来反映土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潜力,并考虑了对土地的投人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投人水平)下,可以有不同的人口承载量。资源承载力研究的ECCO模型提高承载力的策略模型EnhancementofCarryingCapacityOptions2

7、0世纪80年代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ECCO模型开始设计,并在非洲试运行。它是由英国科学家斯莱瑟教授提出的一种承载力估算的综合资源计量技术,它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人口变化与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变化。(2)国内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11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问题在我国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于1986年9月委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在此项目的带动下,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开展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土

8、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最有影响的当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6.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第一步是根据“一定的生产条件”计算出土地生产力;第二步根据“一定的生活水平”计算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数量,即土地资源承载力。因此:从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出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