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庙规划说明

熊家庙规划说明

ID:33650029

大小:11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7

熊家庙规划说明_第1页
熊家庙规划说明_第2页
熊家庙规划说明_第3页
熊家庙规划说明_第4页
熊家庙规划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熊家庙规划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庆城县熊家庙乡熊家庙村建设规划2008年11月庆城县熊家庙乡熊家庙村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村庄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熊家庙村属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管辖,位于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境内。东邻李家庄村,南与钱家畔村接壤,北接驿马镇,地势北高南低,属陇东高原残塬沟壑区,为长庆石油主产区,石油储藏较为密布,夏熊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方便快捷,信息灵通,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熊家庙村属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本规划区地势较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气象该村属内陆中纬度地带,受季风影响明

2、显,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随着季风环流的转换,带来了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该村全年最高气温度35度,最低气温零下25度。年降雨量在375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为一百五十天左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冻土深度为0.82米。三、资源状况1、土地资源熊家庙村总耕地面积为370.3公顷(折合5555亩),户均1.0公顷,人均耕地为0.23公顷。2、劳动力资源与人口资料熊家庙村共辖文岭、白老庄、马庄、范家沟畎、熊家庄、西庄、高老庄、高沟畔、夏咀、张庄10个村民小组,有368户1590口人,村部驻范家沟畎自然村。四、社会经济发展

3、状况近年来,熊家庙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农业为熊家庙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全村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种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其次为经济作物,如胡麻、油菜、豆类等;黄花,花椒为特产。村庄的主要经济收入以栽植苹果出售、外出务工、家庭养殖、机械运输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五、村庄基础设施状况村委会驻范家沟畎自然村,设有代销点、医疗所、修理部、加工厂等为发展生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有益条件。创造精品服务社会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12庆城县熊家庙乡熊家庙村建设规划2008年11月六、村庄建设现状及问题1、村庄现状熊家庙村是

4、村部、学校、医疗所、加工厂所在地,全村耕地面积为370.3公顷,全村人均收入2200元左右。2、存在的问题(1)环保环卫设施严重缺乏,没有村级的休闲娱乐场所,公共服务设施配备不完善。(2)住宅用地与饲养用地混杂在一起,人畜未分离,坟地穿插其中,居住环境较差。(3)村民建房随意性较大,材料、形式繁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建筑模式。(4)现有庄基大小不一,布局分散、零乱,大部分住宅为砖木结构。(5)有的房屋建设年代久,等级低,存在安全隐患。第一章规划编制依据、指导思想一、规划编制的可行性依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5、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规划是农民住房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各地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出发,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改善环境和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精神,抓紧编制村庄规划”的精神,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根据甘肃省建设厅甘建村【2006】119号文件,宜按照“一圆三模式”方式规划和推进村庄建设。结合熊家庙行政村实际状况,以中心村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

6、分期分批建设。建设文明、卫生、方便的新型农民居住小区,已成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迈向城镇化的首要选择。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1、合理集聚、连片开发遵循建设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合理集聚,方便生产生活,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约,注重合理使用资源。2、节约耕地、经济实用规划编制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交通网络布置,尽可能不占或少占基本农田,通过土地整理创造精品服务社会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12庆城县熊家庙乡熊家庙村建设规划2008年11月、土地兑换等办法集中建设。

7、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小康示范为准则,从实际出发,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的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承受力,选择适宜的建房类型和建设模式,坚持标准、适度超前,为新农村住房形成示范作用,指导本地区的居住建设。4、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稳步发展,又要做好宣传工作,促进规划顺利实施。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

8、管理。5、保持生态、持续发展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3、2003年省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