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

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

ID:33649258

大小:79.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28

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_第1页
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_第2页
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_第3页
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_第4页
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_第5页
资源描述:

《姜存瑞 我的学艺生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学艺生涯姜存瑞 编者按:姜存瑞系天津著名评书艺术家。本文着重叙述了1928年至1935年他艰苦学艺的经历。 立志说书   我是1908年七月初二日生人。父亲是职员。我在五六岁的时候,祖母就教我读百家姓等书,使我在识字方面有了基础。7岁时,我在故乡杨柳青文昌阁小学上义学。我在童年时代就很喜好听故事,听评书,听起来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常常走出家门,到外人家去听书、听故事。为此不断受到母亲的斥责,祖母为了缓和这一矛盾,经常给我讲小笑话听。   祖母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老太太。她虽然是一位粗通文字的家庭妇女,可是她

2、口齿清晰,语音嘹亮,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有条不紊,能使人聚精会神地从头听到尾也不觉疲倦,而且还能让人感觉着余味难尽。这样,我们这些听故事的孩子们,有时学着祖母的语气和讲故事的方法,相互地讲述听过的故事。一天祖母听了我们讲故事很流畅,欢喜地拍着掌夸奖我们说:你们比我说得还好啦!因此自幼我的家庭和邻里培养了我对故事的爱好。   稍长,白天上学,下晚我就去本镇关帝庙,在月台上听文学艺人彭竹坡先生讲的评书。后来,我说《三国》,背赞赋、背文章以及一些表演手法等,都受彭先生的影响。   1924年经同乡友人介绍,我到天津来学徒

3、,在河北关上杨家大院韩记木工厂学雕刻技术。当时厂内的规章规定,住厂的徒工下班以后没有要事不准出厂。我为了听书,想尽了办法也得出厂,所以每天找出因由向看门的告假,以达到出去听书的目的。二十年代天津的评书、评书艺人势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口来了。北京和外地的评书艺人纷纷来津献艺,如西河大鼓名人朱大官、转眼王、毛贲等;天津市内的评书艺人也成批地发展,如豫、桐、鹤、轸、正字的等等。那时的评书行业形成了五大门户、六大流派、评书十友、武侠三杰、三大评书家、三国四奇等。   我的学艺生涯姜存瑞 编者按:姜存瑞系天津著名评书艺术家

4、。本文着重叙述了1928年至1935年他艰苦学艺的经历。 立志说书   我是1908年七月初二日生人。父亲是职员。我在五六岁的时候,祖母就教我读百家姓等书,使我在识字方面有了基础。7岁时,我在故乡杨柳青文昌阁小学上义学。我在童年时代就很喜好听故事,听评书,听起来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常常走出家门,到外人家去听书、听故事。为此不断受到母亲的斥责,祖母为了缓和这一矛盾,经常给我讲小笑话听。   祖母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老太太。她虽然是一位粗通文字的家庭妇女,可是她口齿清晰,语音嘹亮,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有条不紊,能使人

5、聚精会神地从头听到尾也不觉疲倦,而且还能让人感觉着余味难尽。这样,我们这些听故事的孩子们,有时学着祖母的语气和讲故事的方法,相互地讲述听过的故事。一天祖母听了我们讲故事很流畅,欢喜地拍着掌夸奖我们说:你们比我说得还好啦!因此自幼我的家庭和邻里培养了我对故事的爱好。   稍长,白天上学,下晚我就去本镇关帝庙,在月台上听文学艺人彭竹坡先生讲的评书。后来,我说《三国》,背赞赋、背文章以及一些表演手法等,都受彭先生的影响。   1924年经同乡友人介绍,我到天津来学徒,在河北关上杨家大院韩记木工厂学雕刻技术。当时厂内的规

6、章规定,住厂的徒工下班以后没有要事不准出厂。我为了听书,想尽了办法也得出厂,所以每天找出因由向看门的告假,以达到出去听书的目的。二十年代天津的评书、评书艺人势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口来了。北京和外地的评书艺人纷纷来津献艺,如西河大鼓名人朱大官、转眼王、毛贲等;天津市内的评书艺人也成批地发展,如豫、桐、鹤、轸、正字的等等。那时的评书行业形成了五大门户、六大流派、评书十友、武侠三杰、三大评书家、三国四奇等。   当时我最喜欢“四奇”中的是张岚溪先生(北京名评书家吕正三先生的业师)讲的《三国》。因为他说的《三国》“皮薄”

7、(就是具有生动的形体艺术,既生动又容易懂),我一连气听了张先生“两转”(即全部书反复听了两遍),使我认识到:1、说书得说出故事性来,演员不能使用叙述的方法把故事情节叙述一番,就算了事,那就成了背书,同时也把人物和故事情节完全说没了。2、在艺术技巧方面,身上、口上需要功夫,并且要彻底去净了“代口例”。张先生的业务很好,场内的听众天天满座,所以我产生了改行的动机。   从此,我把每天听到的人物赞、赋、书信、固定词、固定口、驳口(指每场书说到结尾时的语言、俗称扣子,留待下回分解)等等地方,立即写在手册上,边听边记,回厂

8、后,抽出时间就默背。拜师学艺   1928年的一天,散场后,张先生问我:“你的老帅(即师傅)是哪位呀?”我一听,不懂这句话,我愣了!张先生又说,你师傅是谁?我说:“我没有师傅,我是您的书座。今后我就拜您为师傅,希望您答应我吧!”张岚溪先生笑了笑说:“我已经‘闭驳’了(所谓‘闭驳’,即一个评书演员在传宗接代方面,有了隔辈人了即徒孙,自己就不再收徒弟了,徒弟们合起来,摆一桌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