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45825
大小:7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27
《操作活动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更有效内容摘要:动手实践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试图以教研组为载体,构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为其自身的学习服务,充分体现它的有效性。“法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动手做》”就有这么一段话:“
2、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动手动脑,才能心灵手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适合自主探索的氛围。促使学生勇于自主探索、乐于自主探索和善于自主探索,真正成为自主探索活动的主人。本文专门从提升思维、深入探究;提升思维、深入探究;合理设计、有效实践;联系实际、提高兴致这四方面进行阐述。问题的提出案例一:在《正比例应用题复习》一课中,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张大伯家养的鸭子比鹅多8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7/9。张大伯家的鸭与鹅共有多少只?在题目出
3、示了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还是无从下手,这就说明这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既然有难度,教师就不得不进行引导。在教师的启发下,终于有学生说出了方法:80÷2=40(只)40×(9+7)=640(只)在得出方法后,教师就请几个学生说说“40只”表示的是什么?“40×(9+7)”又表示什么。又如在《四边形》一课中,中间有这样一个环节:在得出了什么是四边形后,教师让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和一个任意的四边形:“同学们,我们现在必须要掌握每一个图形的特点,这里的几个图形,他们分别有什
4、么特点呢?同桌讨论一下?”(大约半分钟后开始反馈)。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缺少了必要的操作,虽然请学生说了想法,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在他们的脑中并没有建构成功,对于知识的模型还是模糊不清的,对于各个图形的特点也是很难发现的。在这里,如果我们仔细一想的话就会发现,对于这道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到有困难的题目,在方法出来以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让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是怎么想的。对于已经会的学生来说,无非是再重复一遍,而对于不懂的学生(特别是后20%的学生)来说,可能仍然是不懂的,那么这样的处理,对
5、于后20%的学生来说是不是就是无效的?如果说在这里我们老师能借助线段图等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解答,实效可能会更好。案例二:一位老师在上第八册的《植树问题》时,充分利用了线段图解决了植树问题中的三种不同情况(棵数=间隔数+123,棵数=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学生也理解地非常透彻。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出了这样的题目:一条路长40米,在路的一边种树(两端都不种)每隔2米种一棵,可以种几棵?所有学生基本上都能解决。我们的老师在请学生说时,又在黑板上画了个“简易”的线段图(因为中间段数太多,所以就没有画出来)我想这个1分
6、多钟的画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学生已经懂了方法,再去画图有点画蛇添足。一、提升思维、深入探究我们的动手实践,不是为观摩的老师欣赏的,而应该是为学生学习的,是为了学生更能明白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掌握。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操作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的心理,从学生熟知的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使他们在动
7、手操作中获取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的数》,可以给出学生3枚棋子,让他们去组成能被3整除的不同的数。学生会组成3、12、21、102、120、201、210、300;我继续给他们4枚棋子时学生也会去摆一摆,写写数,但很快会发现找不到这样的数。然后再让学生来说说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发现是不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这个特点。这样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发言来验证他们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用6枚棋子和4枚5枚来各自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
8、变的更加的开阔,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学习想法更成熟,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实践,去研究,这样也就提升了自己学习的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动作思维是诸多思维的源头和基础。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直观动作思维。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对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抽象的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过程加强直观演示、动手操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