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备考资料

中医学备考资料

ID:33636992

大小:6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7

中医学备考资料_第1页
中医学备考资料_第2页
中医学备考资料_第3页
中医学备考资料_第4页
中医学备考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备考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公医考专家们就真题中出现的关于“脏腑关系之心脏”中的相关考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期望帮助考生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表里关系的脏腑是()。A.心与心包络B.脾与胃C.肝与胆D.肺与大肠E.肾与膀胱【答案】A。解析:心与小肠相表里。2.心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血液的生成B.血液的运行C.津液的生成D.津液的输布【答案】AB。解析:心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3.在生理上和病理上表现为气血的关系的脏是()。A.肺与脾B.心与肾C.肝与肺D.心与肺【答案】D。解析:心主血,肺主气

2、。附注:1.心与肺:(1)血液运行,心主血,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气虚或肺失宣降则心血瘀阻;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则胸闷咳喘。(2)呼吸吐纳,宗气贯心脉而司呼吸。2.心与脾:(1)血液生成,心主血,脾主运化,传输升清水谷精微灌注心脉为血;脾失健运或统血无权则血虚而心失所养。(2)血液运行,心主血,脾统血,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心脾虚损则血瘀或出血。3.心与肝:(1)血液运行,肝主疏泄、藏血,促进血行,调节血量;(2)精神情志,心主神,肝主疏泄,调节情志。4.心与肾:(1)水火既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水不济火则阴

3、虚火旺。(2)精血互生,心主血,血可生精;肾藏精,精可化血。(3)精神互用,心主血,血能养神,肾藏精,化气生神。(4)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各安其位。中公卫生人才网医考专家们对“脏腑关系之心脏”的相关考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期望帮助考生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一)肝与脾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饮食物消化)、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血液运行)。1.在饮食物消化方面(1)生理上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过协调脾胃升降和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能够助脾运化。脾胃的升降为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而且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化生

4、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2)病理上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和之证。脾虚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2.在血液运行方面(1)生理上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而能正常调节血量;肝血充足,藏泻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使脾的生理活动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养,则血液生化有源、统血有权。所以,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2)病理上脾气虚弱,可致肝血不足。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也可以同时并见。(二)肝与肾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

5、等三个方面。1.在精血同源方面(1)生理上肾精和肝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且精和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故称之为“精血同源互化”。(2)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肾精血两亏的病变。2.在藏泄互用方面(1)生理上肝气疏泄与肾气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功能。(2)病理上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萎、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状。3.在阴阳互滋互制方面(1)生理上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

6、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止肝脉寒滞。(2)病理上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及肝肾阳虚,肝脉寒滞之证。正因为肝和肾之间存在着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密切关系,所以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的说法。(三)脾与肾主要体现在先天与后天互促互助及水液代谢两个方面。1.在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方面(1)生理上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才能健旺,即所谓“先天温养、激发后天”;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也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才能充盛,即所谓“后天补充

7、、培育先天”。(2)病理上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虚亏,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脾阴匮乏与肾阴衰少,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2.在协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方面(1)生理上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依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气主司水液代谢,又必须依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2)病理上形成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胁痛以胁肋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胁痛的知识点。肝居胁下

8、,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所以,胁痛多与肝胆疾病有关。凡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或过食肥甘,嗜酒无度,或久病体虚,忧思劳倦,或跌仆外伤等皆可导致胁痛。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