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

ID:33611549

大小:51.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7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1页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2页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3页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4页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第I卷选择题(23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雏形(chú)瓦砾(lì)根深蒂固(tì)B.媲美(bì)缄默(zhēn)相得益彰(zhāng)C.臆测(yì)姊妹(jiě)惟妙惟肖(xiào)D.栈桥(zhàn)冗杂(rŏng)断壁残垣(yuán)解析:根据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2、。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在“蒂”读“dì”,B“pì”读,C“zǐ”读,答案为D。答案:D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B.上帝更青睐有准备的人——这是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C.观众的心也暮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D.曾经苍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解析:A“消”为“销”,C“暮”为“蓦”,D“苍”为“沧”,答案为B。答案:B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①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________世界。②清晨

3、,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③传统书信________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A.闻名清脆承载B.闻名清冽承担C.著名清冽承载D.著名清脆承担解析: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可使用排除法,第一空,“闻名”可作动词谓语,“著名”不行,所以应填“闻名”。如果第一空判断不了,可先判断第二空,“清脆”形容声音清晰,“清冽”形容水清凉,根据②句句意应填“清脆

4、”,排除CB两项。第三空,“承担”比“承载”意义要轻,对象一般是具体某一项“责任”“任务”,根据③句“文化内涵”之意应该填“承载”。答案:A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解析:A句缺主语,B句“瞄准”与“枪声”搭配不当,D“能不能”与“是”

5、双项对单项不一致,答案为C。ss答案:C5.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_________,不由自主地_________,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_________……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_________,而倾听,是让人_________。①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③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④谦逊和聚精会神⑤忍不住拍案叫绝A.⑤①④②③B.②④⑤①③C.⑤①②④③D.②⑤④①③

6、解析:本题可从应填的内容是否与前后句子衔接,是否通顺来判断。第一空前句说“读书”,应该填②,因为作者把阅读比喻成“聆听”,而作者的表达就是“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据此可排除AC两项。根据前面“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一句的含义,“听者”即读者应该是“谦逊”的态度,所以应该填④句,答案为B。答案:B二、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A文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

7、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B文段道光二十一年,英人将扰佛山镇,取道泥城,经萧岗三元里。里民愤起,号召各乡义勇,枪械云集,四面邀截。英兵窘迫不能出,死者二百余人,毙

8、其梁帅伯麦。英酋义律亟驰援,复被重围。时,奋臂而起者百有三乡,不械而集,众人数万人。是役也,英人为之丧胆。初九、初十日,逆夷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复行扰害,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毙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数千人与夷决战,未刻迅雷甚雨,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又毙逆夷百余,内有一人乃西洋兵头,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宝刀,装嵌宝石,映日不可逼视,亦被杀死。余夷脱逃者,或被坑水冲淹,或为失路饥毙,无一漏网,各处乡民来攻逆夷者尚源源不绝,而英夷亦从此胆寒潜踪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