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

ID:33584371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_第1页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_第2页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第一节:犯罪行为心理学早期发展史•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犯罪心理的根源“由邪恶幽灵引起”、“中了恶魔的结果”•苏格拉底:从人的面色和头形来推断善恶(面相)28•柏拉图的犯罪心理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8~公元前348)认为,人的灵魂中存在着善与恶两个方面,如果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灵魂中的善就能控制住其恶的部分,人就不会去犯罪,否则人就会犯罪。•亚里士多德:头部形状与人的心智有关,犯罪者的头盖骨形状与正常人不同(颅相学),诸葛亮:魏

2、延有反骨;许多犯罪的原因就在于人类邪恶的本性。•近代,英国学者J.洛克“自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由意志的表现”,“犯罪也是一样,行为人对自己所发生行为要负责,法律要惩罚的就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法国学者孟德斯《论法的精神》犯罪人的精神有重大质变,“悖德狂”和“色情狂”是这种重大质变的结果和表现•人为了追求快乐、为了得到财物和肉体的享受才犯罪•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世界上第一本犯罪心理学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1889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性本能

3、冲动是犯罪的根本原因•1936年,精神病学家W.希利和A.F.布朗纳通过对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提出“情绪障碍理论”•1939年,犯罪学家E.H.萨瑟兰出版《犯罪学原理》,提出“不同接触理论”•1940年,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出版《精神病质的人格》:具体分析了各种异常人格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上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二、我国犯罪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一)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1、强调后天习俗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作用•例:孟母三迁;西晋傅玄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注重

4、从人性的角度探讨犯罪心理的成因•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对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诸子百家“人性善恶”•A.告子的性无善恶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这种天性无所谓善恶。•B.孟子的性善论:——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之心有些人干坏事是受环境的影响•C.荀子性恶论:“犯罪心理矫正”——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不良本性,只有“师法”•D.东汉思想家王允认为性有善恶论:即人有高下之分,主要看修为。•E.西汉董仲舒——“性三品”说“圣人”天生性善;“斗筲(shao)之

5、徒”天生性恶;“中民”则既可为恶,也可为善,关键在于对其是否进行教化和以刑罚威胁•3、注重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A.春秋思想家管仲:仓癝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字面意思是:只要仓库里有充足的东西,人就能知道礼貌,丰衣足食人就知道荣誉和耻辱。从物质经济和思想文化相互关系角度的理解•  一、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句话显然认为只要物质条件

6、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了,从这方面来说这句话是不完善的。•  三、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一定反作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而这句话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四、物质基础不是决定人思想素质的唯一因素,人的生活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状况等也会影响人的素质及世界观的形成,因此,仓禀实则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B董仲舒: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富有的人会骄横,特别贫穷的人会忧虑。忧虑回去做强盗,骄横会残暴。•4.强调运用综合控制的方法预防

7、犯罪心理即孔子的“德主刑辅,以德去刑。”•德主刑辅体现了儒法并用的思想,这是汉武帝时期立法的指导思想。主张用道德教化作为训导臣民的主要手段,刑法作为必要的补充以及辅助。•5.中国古代注重犯罪心理研究的司法实践。•1.《周礼》中的五听:•一是辞听,考察当事人的辞状和语言是否合理;•二是色听,看当事人讲话时神色是否从容;•三是气听,看当事人讲话时气息是否平和;•四是耳听,看当事人被问话时反应是否迟钝;五是目听,看当事人回答讯问时眼光是否慌张•2.五代和宋代也收集了大量的犯罪心理和司法心理思想的案例。•三、中世纪犯罪心理思想•

8、中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我国北魏孝文帝6年。•(一)犯罪之原罪说。(•原罪说,即基督教中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偷食了智慧之果,懂得了男女羞耻之事。基督教原罪的观点在西方近代宗教改革的新教领袖——路德、加尔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