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

ID:33575833

大小:301.01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5-21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_第1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_第2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_第3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_第4页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休克邓松华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一、概述二、休克的分期及发病机制三、体液因素在休克中的作用四、休克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五、各类休克特点六、休克治疗原则一、概述(一)对休克认识几个时期1、全身病征描述阶段Shock为震荡、打击之意—1731年法国医生Ledran把被子弹击中时状态,即遭受刺激、危急状态谓之休克—1743年其首次将该词用于医学—19世纪Warren等描述临床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淡漠、脉搏细速”等,体征为低血压。2、急性循环衰竭观点提出二战期间cannon、wiggers等系统提出该观点,Wiggers等做了大量动物实验,发表了“休克生理学”认为:

2、急性循环紊乱——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外周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血压降低——中枢抑制加重其本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目的:回升血压,用血管收缩剂3、微循环学说提出20世纪60年代Lillehei提出,休克本质是微循环障碍,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微循环血流发生变化。其基本概念是:由于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下,机体微循环灌流急剧下降,组织器官(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细胞功能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其本质: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血管收缩,微循环障碍目的:改善微循环,用血管扩张剂4、细胞分子水平80年代以来,热点转入对各类休克研究,特别是败血症休克因其机制复杂,除微循环障碍外

3、,同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有关,并从细胞、分子水平加以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二)病因和分类1、病因学分类(1)失血性休克—急性大出血(妇科、消化道、外伤)出血量如大于总血量20%以上,即可出现休克,>45%,休克~死亡大量体液丢失—泻、吐、大汗等(2)创伤性休克—各种严重创伤、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失血和强烈刺激)(3)烧伤性休克—大面积严重烧伤,大量血浆渗出、丢失,(48h内发生均属)可疼痛、低容量、感染等。(4)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挤压、肺栓塞等心输出量急剧下降,组织灌流不足(5)感染性休克—细菌、病毒等,大以G-菌引

4、起较多(痢、流脑、胆道感染)阳性菌多见肺炎双球菌(6)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血清、疫苗等过敏(7)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痹2、血液动力学分类(外周血管阻力变化)(1)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心指数下降(每分心输出量与单位体表面积之比)总外周阻力增加(平均A压—右心房压力/心输量)中心静脉压下降脉压缩小—又称冷休克(皮肤湿冷、紫绀、脉细、尿少)—见于失血、烧伤、心源性及大部感染性休克(2)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心指数增加,总外阻力下降,CVP增高,血压可正常—或下降特点为A-V氧差下降,血乳酸增加又称暖休克—皮肤潮红、干燥、呼吸急促、脉实有力(3)低排低阻型—心输出量下降

5、,总外周阻力降低,平均动脉压降低3、按休克发生始动环节分(组织有效灌流减少是休克发生共同基础,有效组织灌流取决①足够的血量②正常血管舒缩功能③正常心泵功能)(1)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失液、血浆丢失),静脉回流不足,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失血性、创伤性、烧伤性休克(2)心源性休克(心泵功能障碍)灌流下降、心梗、大手术(3)血管源性休克—血管容量增加—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有人认为不属真正休克二、休克的分期及发病机制(一)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机体处于代偿动员阶段,不同原因休克,机体反应基本一致1、机制:失血性—血压下降创伤性—疼痛感染性—内毒素拟交感作用心源性—心输出量

6、下降交感—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儿茶酚胺大量入血——微循环血流缓慢——微循环灌流下降血流变学: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缺血*其他体液因子“II”、TXA2、ET、MDF、LTS等——血管收缩2、早期反应具代偿意义(1)“自我输血”—儿茶酚胺增加,小V,微V收缩,血压可不降,保证心脑生命器官血供(2)“自我输液”—微A比微V对儿茶酚胺更敏感,毛管前阻力>后阻力(加上吻合支开放)—“毛管”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入血—回心血量增加(最初2小时内50—120ml/h回流,成人总量可达1500ml)(3)血流重分布:皮肤、内脏、肾血管收缩,脑、冠状血管变化不

7、大,可轻度扩张(4)肾素、II、醛增加ADH增加Na+、H2O重吸收增加(血量下降—回心血量下降—左心房容量感受器冲动下降—通过迷走神经、颈A窦神经—ADH增加)3、临床:轻度烦燥、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血量可降可不降(血压不是主要指标)抢救及时可转危为安(二)休克期—淤血性缺O2期1、机制:(1)持续缺血、缺O2—酸性代谢产物增加,乳酸堆积,微动脉对酸性产物耐受性差,微静脉耐受性较强,微动脉扩张,微静脉仍收缩灌>流,血淤积在“真毛管网”中回心血量下降(2)灌>流“毛管”流体静压增高液体外渗(3)缺O2—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