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刑法分则重点

2014刑法分则重点

ID:33572294

大小:10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7

2014刑法分则重点_第1页
2014刑法分则重点_第2页
2014刑法分则重点_第3页
2014刑法分则重点_第4页
2014刑法分则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刑法分则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重点部分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部分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个以上的人意图实施的犯罪罪名相同,只是具体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次要因素不同,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因为共同故意只要求在刑法的范围内相同,也即罪名相同或部分重合,不要求故意的形式与内容完全相同。如甲教唆乙在马路边抢劫,乙接受教唆后入户抢劫,成立共同犯罪,但甲与乙量刑幅度不同。2.在法条竞合的情况下,一个人(一部分人)基于实施一般罪名的故意,另一个人(一部分人)基于实施特殊罪名的故意,在一般罪名的范围内成立共犯。如一般盗窃罪与盗窃枪支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2、一般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等等。3.两个以上的人意图实施的犯罪侵犯的法益不完全相同,但一种犯罪所侵犯的法益包含了另一种犯罪侵犯的法益,在重合的罪名的范围内成立共犯。如故意杀人罪包含故意伤害罪,绑架罪包含非法拘禁罪,强奸罪包含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抢劫罪包含抢夺罪,抢劫罪包含敲诈勒索罪,等等。4.在法定转化犯的情况下,部分人实施了转化行为的,实施转化行为的人按转化后的罪名定罪,没有实施转化行为的人按转化前的罪名定罪,两者就转化前的罪名成立共同犯罪。*法条竞合通常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但,适用特别罪反而显然轻于一般罪名的和择重罪处罚的4种情形:1.品罪:同时构成一般伪劣产品罪与特殊伪劣

3、产品罪的;2.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3.同时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脏罪,洗钱罪2罪或3罪的;4.既未经许可走私废物,又偷逃应缴税额,同时构成走私废物罪和走私普通货物罪的。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重点注意以下罪名:(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如私设电网、驾车撞人、向人群开枪、拿刀见人就捅、破坏矿井的通风设施等。(二)破坏交通工具罪:必须是正在使用中的交

4、通工具。(三)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重点注意盗窃以上四种设备、设施如何定性,分三种情况:(1)构成盗窃罪,不构成破坏类犯罪;(2)构成破坏类犯罪,不构成盗窃罪;(3)同时构成两罪,构成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通常定破坏类的罪名。(四)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五)劫持航空器罪:必须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并且可以适用普遍原则,我国有普遍管辖权。(六)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  1.非法持有、私藏的区别:前者没有持枪资格的人非法持有。后者有持枪资格的人丧失持枪资格后私

5、自藏匿,拒不交出。警察属于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主体,只要有出租、出借枪支行为即构成犯罪,无需发生危害后果;对于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则要求不仅有出租、出借行为,还需要造成危害后果。  2.认识错误:为盗窃一般财物,盗窃到枪支,定盗窃罪;为盗窃枪支只偷到一般财物定盗窃枪支罪。  3.牵连犯:故意盗窃枪支加以持有的只定盗窃枪支罪。但是,为盗窃一般财物,盗窃到枪支加以占有的,应当以盗窃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七)交通肇事罪:过失犯罪之冠,考得非常多。  1.主体的扩大解释: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行人

6、、骑自行车者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2.罪与非罪:  通常情况下,死1人或重伤3人以上才构成犯罪(即:(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下列情形下,重伤1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也构成本罪:(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

7、故现场的。   3.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节加重犯,处3-7年有期徒刑。  根据司法解释,这里的交通肇事以后逃逸,是指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只要是基于不正当的目的离开现场都可以认定为逃逸。反之,如基于正当目的,如为抢救被害人、报警、自首而离开现场,不能认定为逃逸。  4.因逃逸致人死亡:结果加重犯,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构成要件:是指因逃逸延误救治,导致被害人由伤变死。具体而言,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条件:  (1)被害人最初是被撞伤而非撞死。如果被害人被当场撞死,犯罪人逃逸的是单纯的逃逸,属“交通肇事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