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课件分则

刑法课件分则

ID:40246175

大小:1.32 MB

页数:175页

时间:2019-07-29

刑法课件分则_第1页
刑法课件分则_第2页
刑法课件分则_第3页
刑法课件分则_第4页
刑法课件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课件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编刑法各论第二十章刑法分论概述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二十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二十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二十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二十九章渎职罪第三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1第二十章 刑法分论概述第二编刑法各论2【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论述了刑法分则的体系,刑法分则条文的要素,法条竞合。【本章关键术语】罪状罪名法定刑法条竞合3第一节概述刑法总论与分论之间的关系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们是一种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的

2、关系第二节分论的体系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结构有以下特点:1.以同类客体将具体犯罪划分为十类,每一类为一章。2.对侵犯两种以上客体的犯罪按主要客体进行划分。第二编刑法各论罪刑各论概述目录4第三节罪名、罪状、法定刑第二编刑法各论罪刑各论概述目录(一)概念与功能概括功能区分功能评价功能威慑功能(二)分类1.类罪名与具体罪名2.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3.确定罪名与不确定罪名一、罪名5二、罪状第二编刑法各论罪刑各论概述目录2.分类(一)简单罪状(二)叙明罪状(三)引证罪状(四)空白罪状1.概念罪状,即对犯罪具体状况的描述。6三、法定刑第二编刑法各论罪刑各论概述目录(一)种类:1.绝对确

3、定的法定刑2.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3.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二)法定刑不同于宣告刑7第四节法条竞合第二编刑法各论罪刑各论概述目录一、法条竞合的概念由于法律规定错综复杂,一个行为可能同时触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刑法条文,而这些条文之间存在交叉或者包含关系,对之决定如何适用刑法的问题,就称做为法条竞合。二、法条竞合的处理原则(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二)重法优于轻法8第二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编刑法各论9危害国家安全罪第102条背叛国家罪107第103条1款分裂国家罪无死刑1072款煽动分裂国家罪107第104条武装叛乱暴乱罪107第105条1款颠覆国家政权罪无死刑1072款煽

4、动颠覆国家政权罪107第107条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无死刑第108条投敌叛变罪第109条叛逃罪无死刑第110条间谍罪第111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第112条资敌罪10例题: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国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11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编刑法

5、各论12【本章重点问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2.放火罪的概念与特征3.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与特征4.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概念与特征5.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与特征6.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与特征7.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与特征13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本章罪的构成特征(一)同类客体就是公共安全。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客观方面必须是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三)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个别犯罪中也可由单位构成。(四)本类罪在主观方面,既可由故意构成,也可由过失构成。第二编刑法各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目录

6、14第二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放火罪(一)概念与特征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在客观上必须有放火行为。所谓放火就是引起公私财产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由作为构成也可由不作为构成。2.侵犯的对象是他人财物。3.主观上是故意。即明知道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危及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4.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目录第二编刑法各论危害公共安全罪15(二)放火罪的认定1.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关键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2.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他们之间存在法条竞合,

7、一般情况下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进行处罚。3.区别放火罪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1)数量,放火罪的成立其财物的损失要达到5万元。(2)是不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4.正确认定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1)点火说。(2)烧毁说。(3)独立燃烧说。这是我国刑法的通说。目录第二编刑法各论危害公共安全罪16二、爆炸罪(一)概念与特征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特征:1.客观上:以实施爆炸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主观上: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3.犯罪主体:14周岁以上。(二)爆炸罪的认定区分爆炸罪与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