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ID:33567075

大小:511.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27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开挖专项施工目录1、编制依据与原则11.1相关标准、规范和施工图11.2编制原则12、工程概况13施工总体部置4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43.2总体施工方案53.3工期安排63.4施工准备64、超前地质预测预报74.1工作内容74.2地质预报75、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75.1明洞段开挖方法75.2洞身开挖76、爆破设计196.1爆破参数196.2掏槽眼结构246.3装药结构装药结构图257、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257.1劳动力配置251隧道开挖专项施工7.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监测设备的配置268、质量保证措施278.1主控项

2、目278.2一般项目299、环境保护措施2910、安全保证措施2911、文明施工措施3012、应急预案311隧道开挖专项施工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与原则1.1相关标准、规范和施工图(1)双石包隧道设计施工图及相关的参图(2)已批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投标文件;(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8)《

3、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9)现公司拥有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2)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实事求是相结合。(3)对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工程概述双石包隧道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普达村境内,起讫里程为D6K587

4、+194~D5K587+440,全长246m。双线隧道,设计为129隧道开挖专项施工‰、11.6‰的单面上坡。全隧均位于直线地段。隧道出口紧邻穆家湾双线大桥,全隧最大埋深约36m。进口采用挡墙式洞门,设置一环长39m的大管棚进洞,出口采用单压式洞门,设置一环长35m的大管棚进洞,大管棚采用Φ108钢管,环向间距0.4m。在D5K587+430.125线路左侧,D5K587+431.875、D5K587+436.875线路右侧各设置1根锚固桩,确保线路右侧边坡稳定及地形偏压段暗洞衬砌的安全。2.1.2主要技术标准①铁路等级:Ⅰ级;②正

5、线数目:双线;③速度目标值:新建双线地段160km/h;④最小曲线半经:一般2000m,困难1600m;⑤限制坡度:6‰,加力坡13‰;⑥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双机880米;⑦牵引种类:电力;⑧牵引质量:4000吨;⑨闭塞类型:自动闭塞。2.1.3工程地质、水文特征及气象条件1.地形地貌隧区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1145~1185m,相对高差约40m,自然坡度5°~40°不等,局部稍陡。地表植被不发育,多为荒山,局部坡面有芒果树及其他灌木生长。隧道进口及洞身附近均有水泥公路通往,交通条件良好。2.水文地质1

6、)地表水隧区内地表水不发育,无常年地表径流,主要为地表季节性沟水及坡面暂时性流水,水量随季节性化较大,沟水旱季流量较小,预计流量较大。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汽及地下径流等形式排泄。2)地下水29隧道开挖专项施工隧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发育于下伏地层元古界康定群大田组上段(Pt1d2)混合岩内,混合岩风化层厚度大,节理、裂隙发育,裂隙水多通过基岩节理、裂隙贯通,排泄水量甚微,区内隧道进口端沟槽切割较深,地下水排泄较快,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3)水化学特征据取隧区地表沟水进行分析(2012-成昆水WP-33,-34),其水

7、质类型均为HCO3--Ca2+.Mg2+型,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及盐类结晶破坏环境时,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根据相同地层取钻孔水分析,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3.地质构造隧区下伏地层主要为元古界康定群大田组上段(Pt1d2)混合岩,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局部见石英岩脉呈不规则条带状侵入;覆盖层厚度较薄,基岩不连续出露,未见断层及褶皱构造发育。4.地震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及四川赛斯特科技

8、责任有限公司《成昆线攀枝花-米易铁路区域性地震区划报告》2011年8月,隧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5.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隧区内未见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6.气象本段线路均走行在攀枝花境内,属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