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

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

ID:33533534

大小:923.4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6

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_第1页
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_第2页
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_第3页
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_第4页
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JournaloftheCentralConservatoryofMusic·3·音响与织体的运作作为音乐结构的组织手段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三郭新摘要:陈怡《第二交响曲》主要以音色、音响和织体运作作为主要曲式结构手段,始终遵循西方乐器法的基本原则和习惯用法,用管弦乐队创造出表达人类深沉而强烈情感的丰富多彩的音响整体,表明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的第三阶段,在创作思维上完成了从主调音乐织体写作向音响音乐写作的衍变,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结构主导着音乐的句法和曲式深层结构。关键词:音响音乐;音

2、色;织体;旋律宽带;块状音群;机遇性织体;数控结构;“造型”中图分类号:J6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871(2010)02—0003—14在“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阶段之二”一文中,笔者对陈怡赴美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写作的室内乐作品八重奏《烁》和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钢琴协奏曲》进行过分析,总结了在她作曲风格形成中的第二阶段的创作特征,主要受中国民间传统器乐曲结构的启发,以节奏拍子数递增或递减的方式组织整体盐式,用精确的节拍计算来设计乐曲的数个大小高潮,将西方无调

3、性式的装饰性音型捅入到按比例扩大的中国传统乐曲旋律结构中,并以换位思维将中西方结构因素反风格处理,从而实现了中西因素的并置交融。在她作曲风格形成的第三阶段,通过对电子音乐作曲技术的学习,陈怡又将其制作原理和创作思维逐步溶进她的结构思维中,特别表现在用同族或同组乐器逐步叠加或递减以达到强化音质或减薄织体这一方面。她吸收鲁托斯拉夫斯基和潘德烈斯基作品中的机遇音乐技术,把与此种技法相似的中国传统器乐合奏中因加花变奏与支声性复调所产生的织体引进西方管弦乐队。中国传统器乐音乐中的一个较灵活的结构原则“造型”,取代了西方音乐传统中严

4、格的乐句和段落结构的构成形式,成为曲式结构中大或小结构单位的基础。本文将要分析的管弦乐队作品《第二交响曲》即是用此原则创作的。这首作品是1993年陈怡获博士学位后不久受旧金山女子爱乐乐团委约的单乐章作品,是献给当时她刚过世的父亲的。老人把他一生都贡献给祖国人民,并且鼓励和支持陈怡成为音乐家。父亲的去世使陈怡深入地思索她应该为这个世界的人民做些什么,此曲是对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总结,对现实的觉醒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当代西方音乐中,所有音乐元素在创作时都可以作为独立的结构因素来使用和发展,并可以将所选择的音高、时间和音色这些元

5、素,最后都纳入到音响和织体的运作中。音高结构、节奏和时值特征、乐器组合,及音区分布等组织手段,只有在分清和确认它们在音群或音响流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时,才具有结构上的意义。在《第二交响曲》中,陈怡更系统地将其作曲程序集中在音响的运作上,通过音色和织体有层次的递进和对比组织整体结构,使音响比音高和时间(节奏和节拍)在整体曲式的组织上起到了更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织体的运作也更紧密地与音色的设计结合在一起,作用于曲式的划分和音乐连续性的保持。在写作构思上,她以主调音乐织体思维为主,强调旋律线条的乐思表达作用,并始终遵循西

6、方乐器收稿日期:2009—11—29作者简介:郭新(1952~),女,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哲学(音乐学)博士,英文杂志《音乐中国》编辑,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0年第2期法的基本原则和习惯用法,通过对管弦乐队中块状音群与多重旋律线条的设计创造出强而有力的乐队渐强,用音响的丰富变化表达深沉而强烈的情感,用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结构主导音乐的句法和曲式深层结构。在此曲的分析中,对音乐结构统一手段的阐述,主要集中在织体密度、繁复程度、变化的频率、分层的累积、音流的增长和衰减以及音响总体的增强与减弱、重心

7、位置的布局等方面。除了用谱例说明对音乐材料的运用情况外,对音响和织体的分析更多地借助于对不同类型的坐标图和表格的文字说明。一~音高材料及其在作品中的功能琴C此曲中的四个主要音高材料都是从陈怡以前的作品中提取的:第一,在《木管五重奏》中使用过的中国旋律片断;第二,在《钢琴协奏曲》中使用过的“陈怡主题”;第三,在《钢琴协奏曲》中使用过的十二音音列;第四,由音程级数1累积、以音程级数6为外延的音块,这是在她以前所有的作品中,小型音级组合和纵向集合体的构成基础。在《木管五重奏》中使用过的中国旋律片断,依然保持了它的基本音程框架:

8、一个纯五度,c到G,其中C用它下方及上方的半音B和D做装饰,而G以它下方的半音F做装饰(谱例1)。主要音的时值在曲中会有变化,而这个基本音高构成框架却很容易辨认出来。这个乐思作为音乐结构中的前景因素,始终由木管和铜管乐器作线性陈述。谱例1.中国旋律片断第28-30/b节.双簧管“陈怡主题(CY)”保持了在《钢琴协奏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