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ID:33519560

大小:4.56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2-26

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1页
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2页
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3页
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4页
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385分类号:研究生学号:1100215009密级: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入侵严重地区假臭草遗传多样性研究ThestudyongeneticdiversityofPraxelisclematidea作者姓名:黄敏指导教师:王奇志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入侵植物分子入侵机理所在学院:化工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4月27日万方数据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

2、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侨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签名日期:签名日期:万方数据摘要摘要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目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对入

3、侵生境生物多样性造成了重大危害。本研究采用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序列、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和EST-SSRs(ExpressSequenceTags-SimpleSequenceRepeats)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揭示假臭草快速扩散和入侵机理,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以‘ITS4’和‘ITS5’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拼接上传后,获得54个GeneBank登录号。经序列分析,发现

4、12个单倍型(H1-H12),H10单倍型存在于12个假臭草居群中,推测为祖先单倍型。基于MP法构建的单倍型进化树中,H9单倍型以较大的支持率(86%)单独聚一枝,其他单倍型聚成平行枝,说明种下分化不明显。分子差异性分析(AMOVA)结果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水平(-4.57%)和遗传分化低(GST=-0.061,FST=-0.04569,NST=-0.031),居群内遗传变异水平高(104.57),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错配分析表明,假臭草的分布符合快速扩张模型。由于NCBI的dbEST数据库中没有公

5、布假臭草EST序列(截止2012年12月),根据EST-SSRs标记高保守和通用性特征,下载了假臭草同族植物甜叶菊(Stieviarebaudiana)、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和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的EST序列。共筛选出145个EST-SSR位点序列,其中,三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基元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37.24%、40.69%,四核苷酸重复基元最低为2.07%,其中,(AT)n在基元类型中出现频率最高(32%),(ACC/GAA)n次之(18.52%)。针对1

6、46个EST-SSR位点,本研究首次合成了27对EST-SSRs引物。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建立了假臭草EST-SSRs最佳PCR反应体2+-1系,即20μLPCR反应体系中,Mg浓度为2.75mmol·L,模板DNA用量为35ng,-1-1TaqDNA聚合酶为2.25U,dNTPs浓度为0.3mmol·L,引物浓度为0.6μmol·L。以优化体系进行引物筛选,27对EST-SSRs引物中,18对引物能成功扩增,占总引物的66.67%,其中7对引物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占可扩增引物的25.93%。序列分析显

7、示,假臭草EST-SSRs标记在核酸水平上的多态性表现为基因序列的I万方数据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删除、单个或多个碱基序列的插入、SSR基元重复次数的改变和碱基倒置。EST-SSRs标记结果显示:来源于海南、广东和福建15个不同市假臭草居群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173(广东湛江和福建泉州居群)~0.2223(海南儋州和福建晋江居群),经Mantel检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位置呈极低的正相关性,但达到极显著性水平(r=0.4315,P<0.01);与薇甘菊相比(H=0.1849,I=0.2818),假臭草

8、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2439,I=0.3914);居群间的遗传变异(31.43%)小于居群内的遗传变异(68.57%),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假臭草可分为四组,I组为海南地区假臭草,II组主要为海南和广东地区假臭草,III组为福建和广东地区假臭草,第IV组主要为福建地区假臭草;基于遗传一致度的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四组分为2大类:II组、III组和IV组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