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

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

ID:33513310

大小:5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6

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_第1页
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_第2页
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_第3页
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_第4页
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释迦塔志第一卷总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卷总述应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二〇一二年五月-7-总述在中国的北方,北岳恒山之麓,桑干河畔,矗立着一座举世无双的高大古木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近代又称之为应县木塔。释迦塔高大雄伟,巍峨壮观,在几十里之外即可望见其雄姿。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最古、最高的纯木结构建筑。古人谓之“层如楼阁,玲珑宏敞,浮图之丽,甲于宇内”。“七级八面,高见数十里,朱栏碧瓦,玲珑飞竦。登之,河水一杯,孤城如弹也”。释迦塔是佛宫寺内的主建筑。佛宫寺原名宝宫禅寺,始建于五代天福年间。释迦塔何时始建,史无确载,其落成年代有载是辽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

2、(1195)增修完毕,迄今已近千年。纯木结构的高大建筑,历千年而不毁,世所罕见。中国古代多少宏伟的木结构建筑,在地震、雷击、水冲、兵燹的侵害下,纷纷倒塌,消失得无影无踪,惟有这座木塔经历十多次大地震、无数次雷击、几多战乱、几多洪水,现在仍在向世人展现她的雄姿,真可以说是一个世界奇迹。释迦塔建在应县城西北隅的佛宫寺内,地理坐标在东经113°11′,北纬39°23′,立地海拔1003米。东距北岳恒山悬空寺50千米,西到朔州崇福寺80千米,北到大同云冈石窟85千米,南抵五台山110千米,距首都北京市380千米,距省会太原市240千米。释迦

3、塔所在的佛宫寺坐北朝南,占地40余亩,其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向北依次有山门、钟楼、鼓楼、释迦塔、大雄宝殿,宝殿院中有东西配殿。释迦塔处于寺中央,由于它的形体过于高大,使得寺内的其它建筑都相形见绌。-7-释迦塔塔基是两层石砌平台,下层为方形,上层依塔作八角形。塔基之上的塔身全部为木结构,成楼阁式。平面八角,六檐五层,底层为重檐,各层之间又夹设暗层,实际为九层。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木柱之上有梁、枋、斗栱、斜撑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构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非常复杂,而且非常科学,有着巨大的消能减震作用。释迦塔底层直径30米,

4、总高67.31米,木材总用量达3000余立方米,总重量约7000余吨,总构件约4000余件。在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空间框架,逐层立柱,相向垒叠。叉柱造法,即上层柱头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构成两圈八角形的木环。木塔全部采用铆榫结构,不用铁钉。暗层加有许多斜撑,组成完整而坚固的整体。全塔共使用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塔顶为八角攒尖式,上立9.91米高的精致铁刹,既装饰了塔顶,又起到避雷作用;既与塔身极为协调,又是一个杰出的高层木构建筑防雷击范例。塔刹中心有铁轴一根,插入梁架之内,周设8根铁链系紧,迄今

5、完好无损,其造型恰是一个典型的“伞形离子发生器”,即法拉第笼的上盖,非常符合现代消雷器的原理,可使木塔不受雷击。木塔底层南北开门,四周设顶层。层与层之间装有木制楼梯,可以逐级攀登到顶层。二层以上都设有平座栏杆。游人至此,凭栏远眺,视野开阔,塞北山河一览无余。且每上一层景色为之一变,确有心旷神怡之感。-7-释迦塔梁架结构合理,富有创造性。用斗栱、梁、枋、斜撑、柱子等构件组成了一个完美而坚固的整体,既有钢体结构,如同现在建筑圈梁的暗层铺作;又有由柱子、围栏等构件组成的明层柔体结构。刚柔相济,大大提高了木塔的稳固性能。斗栱是塔体结构的重要

6、元件,分布于各层柱头、补间和转角处,依位置、作用不同,造型、结构各异。现存斗栱样式达54种之多,集中了中国古建筑斗栱之大成,为大型建筑实物中所仅见。释迦塔每层檐下各角都装有风铃,随风吹动,叮咚作响,悠扬悦耳,给人静中有动的和谐美感。塔内各层现存金代彩塑,绘辽代壁画,技法精湛。底层平藻井华丽别致,为辽金小木作之精品。释迦塔各层均塑有佛像,全塔共24尊佛像,其中底层佛坛上有一尊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保存完好,为辽塑风格。释迦面部绘有绿色胡须,并佩带耳环,为佛像中罕见。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的墙壁上画有6幅如来佛像,高近8米,比

7、例恰当,色泽艳丽。门洞两侧墙壁上的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人物栩栩如生。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内槽门额壁板上的3尊女供养人画像,人物体态匀称,面容丰满,神情安祥而虔诚,衣带飘拂,在静态中给人以动的感觉。有识者言,这五层佛像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佛经。释迦塔经900余年的风雨侵蚀,又几经地震、战火的危害,至今仍巍然屹立。据史载:元大德九年(1305),大同路地震,坏房屋5800余间,压死达1400余人,塔却岿然不动。元顺帝时,应州地震7日,塔旁舍宇尽皆倾颓,唯塔屹然不动。明弘治十五年(1502)、正德八年(1513),应州又“地震有声如雷”,

8、但木塔安然无恙。-7-元至元四年(1267)和泰定元年(1324),应州遭受两次大水灾,淹坏城内许多庐舍,唯塔安然无损。在近代几次战争和地震的摧残中,木塔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26年,阎锡山、冯玉祥大战时,攻城冯军炮击木塔,木塔中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