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

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

ID:11413016

大小:675.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7-11

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_第1页
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_第2页
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_第3页
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_第4页
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释迦塔志第三卷释迦塔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卷释迦塔景区应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二〇一二年五月-56-第一章景区概况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为古老、最为宏大的纯木结构建筑,它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被世人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堪称国宝中的国宝。木塔建成于1056年(辽清宁二年)。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平面呈八角形,纯木构造。结构上没使用一颗铁钉,全部是卯榫咬合,其卯榫形式,多达62种,真可谓鬼斧神工。斗拱形式多达54种,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全塔共使用木材3000多立方米,总重量达7430多吨。木塔雄踞于4米

2、多高的台基上,六檐五层,高耸入云,巍峨壮观。悬挂在层层塔檐上的风铃,不分昼夜地随风吟唱,仿佛在赞美木塔的千年不老,青春永驻。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县城。地理坐标在东经103°11´,北纬39°23´,海拔1003米。东距北岳恒山悬空寺50公里,西到朔州崇福寺75千米,北到大同云冈80千米,南抵五台山110千米。距首都北京市380千米,距省会太原市240千米。应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1/3,平川区占2/3。应县木塔处于平川区的中心,南有恒山山脉,雄峙如屏,北有桑干河水,环流似带。东北龙首山、西北黄花山,龙盘虎踞,扼守门

3、户,历来为形胜之地。平川田畴如画,有塞外江南之美誉。山河锦绣,人杰地灵,自古即为塞外名郡。-56-应县古称应州,始建于五代后唐,辽、金、元时期是雁门关外的一处重要都会。建立之初,因州人李嗣源做了后唐的皇帝,故在应州置彰国军节度使,州领金城、浑源、河阴三县。后晋天福年间,割给契丹。因处于宋辽边境的最前沿,故辽对其十分重视,仍设彰国军节度使。其后,辽在大同设置五京中的西京,应州隶属西京。公元11世纪初,应州人郭氏,被立为北宋仁宗皇后。几乎是同一时间,又有应州人萧氏被立为辽兴宗的皇后。在同一时期、互相对峙的两个国家的“第一夫人”出于同一

4、地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宋仁宗皇后郭氏,因身在“异国他乡”,对应州的建树谈不上,辽兴宗皇后对家乡的贡献却十分巨大,因其崇尚信奉佛教,“建宝塔而创精兰百千处”。而应县木塔的建造,据考证,就与这位辽兴宗皇后、道宗时期的皇太后出生在应县,有极大的关系。释迦塔建成后,历朝历代均有众多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甚至帝王将相,慕名前来游赏参观,并留下了踪迹印记。1323年(元至治三年),英宗皇帝硕德八剌来应县木塔游赏。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成祖皇帝朱棣北征时路过应州,登塔题匾“峻极神工”。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武宗皇帝朱厚照游幸应州

5、,登塔宴赏群臣,题匾“天下奇观”。许多著名学者顾炎武、朱彝尊、屈大均、梁思成等,前来应州游赏和研究木塔,并留下了珍贵墨宝和研究成果。历朝历代的人们,对应县木塔的评价都极高,不乏赞誉之词。当代《中国古塔》一书称其为“我国唯一最高大的木塔”。明《应州志》曰:“层如楼阁,玲珑宏敞,浮图之丽,甲于宇内。”有诗赞道:“玲珑峻碧倚苍穹,海内浮图第一工。”“巍峨古刹依荒累,突兀孤标插碧空。”“应州木塔高佛宫,五十六丈摩苍穹,朱槛八面开玲珑。”这些志记、诗句,从不同角度,赞誉了应县木塔的神奇。-56-第二章佛宫寺第一节历史沿革释迦塔位于佛宫寺内。

6、佛宫寺原名宝宫禅寺,因寺院藏有佛家至宝佛牙舍利而改名。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八载:“寺在应州治西南隅,初名宝宫寺,五代晋天福年间建,辽清宁二年重建,金明昌四年重修。明洪武间置神正司,并法王寺入焉。有木塔五层,额书释迦塔,高达三十六丈,周围如之。”据此推断,这座寺院建成于公元936年,距今已有1067年的历史。宝宫禅寺,元时规模宏大,占地40公项。极盛时,有寺僧400余人。元末逢战乱,规模缩小。明洪武年间,应州知州陈立诚因旧城占地面积大,人口稀少,随将州城缩小。在缩城时将寺院的一半割于城外,因而寺院规模也由此缩小。明、清时

7、,寺院占地60余亩,后来,一直维持这个规模,直到现今。据明田蕙编《应州志》上说:“元延祐二年避帝讳,敕改宝宫为佛宫。”此说后来遭到质疑。近代人推测,并不是为了“避御讳”,而是因为寺院藏有佛家至宝佛牙舍利,遂改称佛宫寺。寺中木塔亦称为释迦塔。第二节总体布局-56-应县佛宫寺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其它寺院,一般寺院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其余山门,配殿为附属建筑物。佛宫寺的建筑布局是以佛塔为中心,其它建筑都服从于寺中心的大佛塔---释迦塔。塔院三个主要建筑——山门、塔、大殿都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塔是全组建筑的重心,处于南北轴线中点上。前面的山门

8、是全组建筑的正面入口,但体积最小。为了建筑上的整体协调,在塔与山门之间设计了长达55.5米的空旷庭院。寺内大殿建于塔后,体量大小仅次于塔。塔与大殿之间的距离有34米,因塔台占去了大量面积,这样就形成了塔前开阔,塔后紧凑的格局。塔院基址的总长度,在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