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雅楠,马若鹏: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探析创新论坛★★技术与创新管理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探析3宋雅楠,马若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我国高技术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化是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借鉴国内外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的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提出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模式选择建议,为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提供依据。关键词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06)02-0001-04高技术产业是世界各国竞相
2、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市场需求往往不足,只有走向国际市场,才能实现规模鼓励高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效应,获得巨额回报,实现快速发展。对于我国未来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至1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关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是高技术企业要素投入和进程环节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进R.Vernon[1]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对企业跨国经行跨越国界的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活动,其本质是通过营进行了分析。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阶段、成国际合作促进开放性资源的双向流动,实现国内外资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认为产品创新应首先在技术和源的互通和优化组合,以增强高技术企业自身的国际市场
3、具有优势的发达国家进行,并成为该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国;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我国高技术企业如果不进入国际舞台,就无法了业就应到具有成本优势的海外设立子公司;在产品标解和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不能保证自身技准化阶段,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术的先进性。与传统企业相比,我国高技术企业必须劳动密集型的国家和地区,创新国的优势消失,并由出更自觉地利用世界高技术资源,加强和扩大国际高技术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核心技术优势,取得迅速成口国变为进口国。[2]长。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需要雄厚的国际资本支撑。Coviello,Nicole等分析了商业网络对企业国际高投入、
4、高风险的特点使高技术企业较之传统企业需化的作用。在国际化的初始阶段,企业经营以国内市要多得多的资金投入,我国经济基础较薄弱,资金相对场为主,但有意识地与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较短缺,客观上很难在短期内满足高技术企业对资金寻求向外发展的机会;在海外市场的积极进入阶段,企的需求。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资金相对充业借助于合作伙伴等商业网络,建立起海外经营渠道,裕,走国际化道路是我国高技术企业改善资金不足状并投入资源扩大海外经营网络;在国际化成熟阶段,企况,并利用国外资金带来的其他资源优势,走出国门,业的商业网络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在国际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国际市
5、建立研发、制造和销售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化经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市营。场开拓需要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对于技术[3]刘海云提出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理论,认为含量较高的高技术产品而言,其最终产品往往要经过企业跨国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众多的中间加工环节,并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厂家来段,即利用直接投资学习、积累经验的阶段和充分利用完成,高技术企业必须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国际分工与协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并且,高技术产品受其经营优势获取最大利润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很应用的限制和高昂价格的影响,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内高的学习成本,企业想要开展对跨国经营
6、就必须能够承受这些成本。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迁,海外投资3【收稿日期】2005-10-1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AJY006)【作者简介】宋雅楠(1979-),女,陕西咸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与高科技企业成长。·1·创新论坛2006年第27卷第2期★★技术与创新管理环境的改善,利用直接投资学习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由朗讯、索尼、松下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开设研究机此高技术企业才具有了开展跨国经营必不可少的能力构,到目前为止,外国公司在我国开设的研究机构已达和条件。100多个,其中30多个已形成相当规模。海外跨国公[4]鲁桐,李朝明从海外市场的选择与进入方式、司对我国
7、的投资也在从原来的以新建投资为主向兼并跨国经营动机与竞争优势、企业海外经营中的困难和收购转变,并购开始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形障碍以及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我国112家有海外经式。外商独资企业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营业务的制造业公司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我国高技2004年外商独资企业占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达到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仍遵循渐进发展的模式,在企业55.4%,其中鸿富锦、摩托罗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