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民居及特点

晋东南民居及特点

ID:33462661

大小:9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6

晋东南民居及特点_第1页
晋东南民居及特点_第2页
晋东南民居及特点_第3页
晋东南民居及特点_第4页
晋东南民居及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晋东南民居及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2晋东南地区的民居特点2.2.1晋东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晋东南,地处太行山腹地,北交晋中,南接河南,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山西临汾地区接壤。因地势高,“据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历史上也称“上党”。晋东南为暖温带冷温半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550~670毫米,年平均气温12.0~13.7℃,积温2600~3300℃,无霜期120~160天。晋东南的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五台山区和吕梁山区是山西3个多雨区,年降水量普遍在600毫米以上,这是由于山区迎风坡对夏季暖湿气流的抬升所致,降水量随山地

2、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晋东南从地形地貌上看与“四川盆地”极为相似。四面环山,内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中间有三条较大河流由西至北为沁河、丹河、浊漳河。盆地周围的高山海拔约1500-2000米以上,将整个地区包裹其间,周边及境内沟壑纵横,遍布崇山峻岭,有“天下之脊”之称。古代所辖潞、泽、沁、辽四州皆在险山急水之中,各县多被阻隔在高山之间。晋东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流上游的深山区,分布有许多天然森林。在较多地区种植有大量杨、柳、槐树。地下有丰富的煤、铁等矿藏。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温和适中,物产丰富,旱涝保收。人民的生活

3、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素有“米粮川”之称。人文环境从经济模式看,晋东南进入农耕文明是很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与河东、豫北的邻人一同进入农耕文明的行列。此后,从夏商直到清末这里一直处于农耕经济的中心地带,历来盛产玉米、谷子、蚕桑等传统农产品,与华北其它省不同,这里的农耕经济是一种小型的、少变化的小农经济。这里有丰富的煤、铁、木材等资源,农户一般还兼营采矿、冶炼、纺织等手工业,农耕经济包含着多种经济成份。在贸易上,由于与外省区甚至各县乡之间山水阻隔,各县乡往往自然形成各自的交易市场,农民不需走出本县即可通过集市换取需要的商

4、品。这种农业、手工业和集市小商业交融的自然经济,增强了这种内敛型经济的生命力,但也使晋东南始终未能象邻省区那样发展起为市场而生产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来。稳定沉静的小农宗法社会使这里的农民从远古到20世纪70108年代中期一直延续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老井”、“野山”式的生活。晋东南虽地处偏僻,经济仅处中下水平,但政治文化方面在封建时代却处于重要地位。三代时期即“属帝都畿内”,离尧、舜、禹的都城平阳、蒲坂、安邑都很近,离商都殷、周都镐京、洛阳不过数百里。春秋战国时属“五霸”之一晋国和“三晋”之韩、赵,秦时为天

5、下三十六郡之一。此后虽朝代更迭,长治、晋城始终为重要州、府所在地。两千余年来,这里重臣名将、大儒辈出,丹朱、微子、赵襄子、廉颇、冯奉山、西门豹、法显、石勒、李隆基、程颢、杜思敬、于谦、吴琠、陈廷敬等或是晋东南人,或在这里有过重要活动。连绵不变的农耕文明和浓重的封建政治文化使这里的农家一般崇奉的格言是:“耕读传家,人人都读书,个个会种田”,并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积淀在民众的意识深层。作家冯潞先生在《晋东南密码》一书中提出:“小盆地与山岳混合的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晋东南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山西其他地域文明——农耕-士大夫的晋南文明、游

6、牧-边塞文化的晋北文明、市井-大院文化的晋中文明——的山地文明。在这种文明中生活的人们,思想保守而性情刚烈,安于现状又勤劳朴实。”由于大山阻隔,晋东南在历史上较少受到中央政权的足够控制,山民们所接受的礼仪教化很少。据当地地方志记载,上党人“性朴质”、“尚气节”、“人俗劲悍”。同时,人们对天地神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这也与将生产“寄希望于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内部结构”的山地文化有很大关系。晋东南是一个远古神话传说极为密集的地方。例如,关于炎帝的传说就有很多。在长治县羊头岭,还有多所祭祀炎帝的庙宇,至今每逢四月初八(炎帝生日),仍会

7、举行为期三天的庙会,人们都会蒸面羊(当地传说祭祀炎帝用羊而不用牛)用以祭祀。当地很多地名和神话都与炎帝、女娲、后弈、愚公等有关。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神的敬畏与原始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敬神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晋东南地区,几乎村村都有庙宇,所敬神明繁多且来历、司职各不相同。历史上,逢年过节各地都会举行迎神赛社活动,逢各种神明的生日都会举办庙会。即使到了今天,各村镇每年至少也都会有2-3次庙会。2.2.2晋东南地区的民居特点在这样的自然人文环境下,晋南地区的民居有其自身的特点:受自然条件的影响:108(1)晋东南为暖

8、温带冷温半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550~670毫米。当地民居主要采用独院或几进四合院;建筑一般为二至三层阁楼式;屋顶为沉厚顶板瓦屋面,以利排水;有的在一层、二层设有通廊柱,二层设木挑廊,以防雨水;楼阁式建筑很好地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