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59903
大小:6.55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05-22
《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ntegratedEducation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前言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精神,推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明确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结构内容和开发程序。该技术规程是规范和指导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技术性文件。目录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
2、指导思想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基本原则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的结构和内容五、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的开发程序IntegratedEducation专业概况评价督导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某一专业一体化课程的专业概况、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评价督导的规范性要求。该规范是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教学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职业能力教学条件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组织编制,由人力资
3、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施行。一、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中心工作任务为载体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为基础围绕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改革技工院校教学体系,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二)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三)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确定课程设置。(四)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五)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模块教学。指导思
4、想学生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突出,并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三)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确定课程设置。(四)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体现综合职业能
5、力的培养。要依据职业能力,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及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在职业情境中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五)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模块教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模块教学形式进行设计和组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构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紧密关联的教学单元模块,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优化模块教学内容,实现情境教学,融合课堂教学、动手实操和模拟实验于一体。模块与模块之间要层层递进、相互支撑。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
6、的基本原则先进性原则。1职业性原则。2规范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一)先进性原则。先进性原则要突出该专业当前先进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及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技工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各项要求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二)职业性原则。职业性原则以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活动所需能力为依据,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反映技工教育特色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水平,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三)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所用技术术语、文字符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7、、技术规范和“约定俗成”表述,内容、结构、格式、表达形式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四)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要全面客观反映专业课程现状,尊重技工院校办学现状和技工教育规律,适应学生和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并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力求各项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四、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的结构和内容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专业概况评价督导职业能力教学条件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一)专业概况专业概况:指本专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专业名称
8、及代码、培养目标和就业领域、专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学制年限及职业资格等级。上述各项内容原则上按照《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确定;《目录》中没有涉及的专业,参照《目录》格式和具体要求进行表述。(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指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通用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1.通用职业素质Textinhere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职业道德通用职业素质:指从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