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抱团”致富的“小村实践”

农民“抱团”致富的“小村实践”

ID:33459666

大小:52.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农民“抱团”致富的“小村实践”_第1页
农民“抱团”致富的“小村实践”_第2页
农民“抱团”致富的“小村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民“抱团”致富的“小村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民“抱团”致富的“小村实践”眼下,正式西瓜上市的时节,每天来到新店镇马庄村批发西瓜的商贩接连不断,整车的西瓜销售出去,换回大把的钞票。5月底,新店镇马庄村村民的大棚土豆销售一空,每斤1﹒8元的收购价格,让村民占地9分地的大棚,收入8000元。而此时大棚内套种的西瓜上市,更让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农民们说,现在村里每亩地的收益达到15000元左右,这都多亏有了村里的合作社。看到农户们一张张甜蜜的笑脸,很难想象,这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2009年,马庄村利用扶贫资金和农业开发补贴,以每亩500元的租赁费有序流转土地近4000亩,由村里统一建起了1000亩苗木、3

2、000亩设施瓜菜大棚,每个大棚造价6000元,其中3000元由市农业综合开发补贴,农户个人只需支付3000元,当年便分包给300多农户。本想依靠大棚蔬菜发财的马庄村农民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由于农民种植的都是萝卜、白菜等常规蔬菜,并且种类繁多,根本没有蔬菜经销商愿意前来收购,给出的理由都是“规模太小,不够一趟货车的进出量,瞎耽误功夫。”村民的焦急和悲伤,让村党支部书记韦茂清看在眼里,痛在心上。2010年下半年,村里通过市场调研看到大棚土豆种植效益好,决定种植土豆,与社员签订种植合同,提供良种、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对群众作出了掏心窝子的承诺:赚

3、钱是各家的,赔钱是村里的.几个月的时间,韦茂清几乎就是在大棚里没挪过窝,土豆生长过程中有任何一点异常情况,都紧紧地揪着他的心!刮风下雨的日子,别人往家里跑,他却是往大棚跑跑。2011年2月底,土豆上市了,这时候上市的蔬菜少,土豆成了抢手货,超市、客商纷纷前来,3000亩土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一扫而光。每斤2元左右的收购价格让村民们展开了笑容。村民掘得蔬菜种植的第一桶金,也“掘”动了群众的致富信心,看到实效的村民对合作社是深深的信任。土豆买完后,合作社让村民种西瓜,到了7月西瓜上市的时节,韦茂清又愁得睡不着觉了。上千万斤的西瓜就要陆续上市,销路却还没有着落,不能

4、看着西瓜烂掉啊。为解决好这个问题,韦茂清和几位村干部印上名片、宣传单,带上干粮,亲自出去跑销路。上海、南京、济南……,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终于卖不上好价钱了。此后,在7月中旬开始种植芹菜,到了8月底,芹菜上市,此时市场上芹菜奇缺,受益群众当然满意。现在,马庄村“支部+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生产整合成一个整体,党总支引领、党员带头、农民为主、合作社运作,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接茬模式、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市场营销,把全村的蔬菜生产经营纳入规范化轨道。形成土豆、西瓜、水芹菜一棚三岔轮作,亩均效益15000元左右。为了更好地打开市场,村里的大学生

5、村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建了“农易搜”网站,建立了的网上销售平台,实现了网上卖菜。看到村中的困难群众和有残疾人的家庭,党支部决定带他们一起致富,村里拿出集体资金建起了100多个大棚,免费送给48户困难群众种植。现年40多岁的黄成新因早年风湿落下了肢体残疾,妻子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庭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村里免费赠送他1个大棚及当季种苗,并指派技术员专门指导,当年老黄的一茬土豆就净赚了5000多元。今年,老黄又以每棚2000元的优惠价格承包了10个大棚,老黄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贫困户陈先增一家五口,三个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他仍不满意,希望全家吃低保,但政

6、策不允许。因这事他没少到镇上上访,跟村干部红过脸、吵过架,在村委拍过桌子、砸过板凳。残疾人创业基地建成后,村委会免费送了他三个大棚及种苗,现在,老陈每日忙着照看大棚里的瓜菜,过上了好日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