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48729
大小:8.42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9-02-24
《【5A文】人教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全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A文】人教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全部)窃读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作品众多,并被译为多种文字,《城南旧事》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林海音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
2、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性。学习目标窃腋哟婪惧辘撑生字学习(yè)(腋下)(lán)(jù)(贪婪)(qiè)(窃读)(yō)(哎哟)(lù)(惧怕)(辘轳)(chēng)(支撑)炒菜锅勺踮起脚尖腋下恶狼贪婪惧怕倾盆大雨充足饥肠辘辘支撑屋檐哟皱起眉头一碗书柜依依不舍读一读: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看看生字词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2.再读课文,想一想:a.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b.“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偷读)叙述在紧邻“三阳春
3、”的那家书店“窃读”受辱的经历。补叙“窃读”的起因及经验。叙述在另一家书店“窃读”过程中受到的关爱和支持。文章围绕“窃读”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第一部分(第1到8节)第二部分(第9到14节)第三部分(第15到28节)窃①作者为什么要“窃读”;②作者主要经历了哪些事?③有怎样心理感受?一个无力购买却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遭拒绝受呵护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读书的滋味!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
4、活动的语句。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自主品
5、读“窃读”的滋味。品味“窃读”,感受渴望a.读一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我趁着漫步,回忆着昨天所读的书,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我费尽心思地挤到里边,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好不容易找到了我昨天看的那本书,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过于
6、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脚跟后面紧跟着的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更是让我感到屈辱。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我羞惭而尴尬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启示:在进行人物的心理描写时,可以通过恰当的动作与神态的描写,来表现或暗示人物的心情,使人物的心
7、理波澜传达的更为细腻。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境界的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不应笼笼统统去写,而是要根据人物的处境,借助内心的独白,进行细腻的描绘。人物分析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第一节)[析]“精神食粮”更吸引“我”“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第三节)
8、[析]一系列动词——轻手轻脚(“窃读”);急切人物分析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第十节)[析]比喻,略带夸张。形象地刻画了“我”对于读书的深度渴望和“窃读”的复杂心理。“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第十四节)[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出“我”独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