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ID:33444841

大小:202.6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6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初三一模化学试卷相对质量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Al:27S:32Ca:40Zn:65Ag:108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磨针B.胆矶研碎C.死灰复燃D.木已成舟【答案】c【解析】A、铁杵磨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服矶被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葡萄榨汁过程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牛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

2、物质牛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扁粉菜”是安阳的特色小吃,其主要配料红薯粉条中富含的营养素为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A【解析】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蒋等;维生素富含于水果、蔬菜等中;红蒋粉条由淀粉制成,其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Ao3.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在食品包装袋内做保护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氧气能和食物中的

3、物质发生缓慢氧化,使食物变质。选B4.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B乂C1滚液10.0%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写标签【答案】D【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磁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而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课;D、标签小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书写的内容是氯化钠溶液、10.0%,正确。故选D。1.下列物质依次由分子

4、和离子构成的是A.干冰、氯化钠B.铁、硫酸铜C.酒精、汞D.金刚石、氯化氢【答案】A【解析】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rh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错误;C、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错误。故选A。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

5、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i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硝酸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点燃红磷后产生大塑白雾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后,有红色物质析出【答案】D【解析】A、硝酸钠溶于水吸热,当溶解于水时其溶液温度降低,错误;B、硫在空气屮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

6、热,没有雾只有烟,错误;D、铁和硫酸铜反应,铁钉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铜,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因为生成的硫酸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正确。故选IX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PcP点燃♦cP兔cP•-氧原子0—氢原子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B.变化过程中共有三种分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答案】B【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是化合物,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氧原子,如图表示的为微观变化过程中共有三种

7、分子,正0—氢原子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错误;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的个数比为1:2,错误。故选B。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醛、二氧化碳B.盐类:烧碱、纯碱C.氧化物:冰水共存物、二氧化猛D.合成材料:纤维、合金【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错误;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错误;C、冰水共存物与二氧化镒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