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ID:33437453

大小:6.9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26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_第1页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_第2页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_第3页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_第4页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一、概况汉口至十堰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银川至武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已建的宜昌至黄梅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和在建的襄樊至荆州高速公路,构成连接湖北省“大三角”经济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襄(樊)十(堰)高速公路襄樊至谷城段(汉十高速公路的一部分)的建设,对加快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改善中西部地区公路网的布局,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路网,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任务来源及依据我院在接到襄樊到十堰公路工可的任务以后,在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于1998年8月开始了

2、该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1999年8月《汉十高速公路襄樊至十堰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和湖北省交通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受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委托,我院于1999年9月开始本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至2000年5月中旬完成。2000年7月通过省计委、省交通厅联合组织的初步设计预审。2000年10月通过交通部组织的初步设计审查。2000年9月至11月,完成施工图设计。设计依据1、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湖北省交通厅鄂计交字(1999)第0444号,《关于印发(汉十高速公路襄樊至十堰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的通知》。2、湖北

3、省计划委员会,湖北省交通厅鄂计投资〔2000〕第0739号《关于印发“39湖北省襄樊至十堰(武当山)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3、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559号《关于襄樊至十堰(武当山)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4、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签定的《襄十高速公路襄樊至谷城段勘察设计合同书》。5、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鄂襄十指函〔2000〕031号《关于印发“襄樊至十堰(武当山)高速公路详测、详勘验收意见”的函》。(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路线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区的南襄盆地南部边缘,跨越襄樊市襄阳县、老河

4、口市、谷城县。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勘测区内最高点海拔高程为160米,最低点为汉江,海拔高程70米左右。从起点至K333+500路段,为汉江的二、三级阶地,其地面高程一般在75米~150米之间,地势波状起伏。从K333+500至终点谷城互通路段,为汉江的一、二级阶地,其地面高程一般在75米~95米之间,地势宽阔平坦。影响勘测区的河流有汉江及其支流清河、北河等;勘测区内无天然湖泊,但兴建有较多的小型水库,如排子河水库、钟岗水库、马冲水库、红水河水库等,最大的有丹江水库,大大小小的水库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工程地质评价路线位于南襄盆地的

5、南部边缘,地貌属剥蚀堆积岗地低丘地貌,构成了汉江一、二、三级阶地。区内主要由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堆积物组成,下伏白垩-第三系红色砂砾岩。地下水的赋存型式主要表现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孔隙承压水,白垩系上统-39第三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从起点至K333+500路段内,上覆地层主要由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堆积物组成,下伏白垩系红色砂砾岩。从K333+500至终点谷城互通路段,区内上部地层由全新统亚粘土、亚砂土及淤泥质粘性土组成,下部为更新统砂砾石层,下伏白垩系红色砂砾岩。3、不良地质路段情况及工程设计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现场和线外区域性调查,并取原状土

6、样进行物理、力学、化学成份、矿物成份和膨胀性指标实验,查明本项目膨胀土的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含量高达25%~30%,其次为伊利石,含量为15%~25%。由于蒙脱石矿物是三层构造2:1型,层间厚度为9.14~21.4埃,仅有少量的阳离子微弱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能大量地吸收和失去水分子,表现为强烈的亲水性和胀缩性。本项目膨胀土的分布为:起点~K312+500段为以中等膨胀土为主的地段,占路线总长的30.17%;K312+500~K333+300,为以弱膨土为主的地段,占路线总长的42.7%.为克服膨胀土的不利影响,设计中采用了石灰土处治、土工网包边、

7、用汉江砂砾作为填料等多种路基处理方式,在路基和路堑的边坡防护方面,采用三维土工网植草,拱式防护及砂砾路堤的浆砌片石防护等方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水文地质评价勘探区地下水的赋存型式主要表现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孔隙承压水;白垩系上统一上第三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①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孔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汉江的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及其支流河谷,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岩类,以潜水与承压水的形式赋存,承压含水层顶板一般由厚度为5—25米39的粘土、亚粘土组成,含水层岩性为砂层,砾、卵石层。在勘探区内其厚度各地不一。该类含水层为勘探区最

8、主要含水层,除广泛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外,还与汉江河水在枯水期及洪水期互为补给,其地下水多属重碳酸钙镁、钙钠型水,矿化度多小于1克/升,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