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

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

ID:33434573

大小:56.8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_第1页
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_第2页
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_第3页
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_第4页
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归因冲突和其对策探析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404-01摘要:本文简述了教育归因冲突的现象,初步提出了对策。关键词:归因冲突对策笔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参与者对同一教育现象,给予相去甚远甚至相反的归因,这种现象可称为教育归因冲突。这里所说的教育活动,从形式看,有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从活动主体看,有管理者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和家长的活动,从内容上看,有课内外进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发展个性特长等各种活动。这里所说的教育现象是指与教和学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结果)。参与者指归因者和被归因者(

2、二者也可以是同一个人)。归因冲突广泛存在于教育活动中,举例如下:例1、某次考试,学生考砸,家长知道后,对话如下:家长:多次给你说,学习要用功,你看你的成绩。孩子:我用功了,那些题我会做。家长:会做,怎么只考这点分?孩子:考试时状态不好。家长:经常听你说状态不好,难道一考试你状态就不好?孩子:本来就是嘛。对话失败,不欢而散,双方心里都很烦。对于考砸这个现象(结果),家长认为原因是孩子不用功,孩子认为原因是考试状态不好,归因相去甚远。例2、某生章节考试成绩优秀,几章放在一起考,成绩不理想,两位任课教师分析道:教师甲:我认为这个学生还是笨,智商一般般。教师乙:我通过观察,这个学生还是聪明

3、的,只是综合型题目做得太少。教师甲从学生的智商上找原因,教师乙从学生的主观努力上找原因,意见相左。其后果可能是,教师甲会让该生“自生自灭”(智商的高低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教师乙会进一步寻找真实的原因,并给该生提出解决方案。例3、两个学生打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教师问:“为什么打架?”学生甲:是他先动的手,我是正当防卫。学生乙:是他出言不逊、对我骂骂咧咧。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把原因归到对方身上,归因完全相反。例4、近几年,笔者在教育归因方面作了些探索,用不同形式(观察、访谈、问卷、组织主题活动等)获得了较多的数据,兹列出问卷中一个问题所显示的数据供读者参考。问:在分析问题时,下列情况

4、中,你经常遇到的是()A.别人(包括老师)分析的原因和我自己分析的原因不同。B.别人(包括老师)分析的原因和我自己分析的原因相同或者相似。选择A的占样本(个体)的百分比为43.97❷,选择B的为56.03❷(其中一个成绩最优秀的班一一常常称之为特奥班,选A的百分比高达50❷)。从这里可以看出,归因不同(甚至是冲突)的现象是相当多的,不容忽视。为什么出现归因冲突现象?原因很多,三个可能的原因是(1)观察残缺。就是说,归因者用自己观察的部分(不是全部)事实去归因。一般来说,用部分事实去归因,常常是不准确的。(2)一维归因。即归因者忽略了多种可能性,在多种可能性中武断地认定就是某种原因。

5、(3)归因定式。常见有两种情形:①归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包括知识)或者思维方式去归因(可称之为经验归因)。②对于不同个体(群体)出现的同一现象或者同一个体(群体)在不同情境中出现的同一现象,归因者认为是同一种原因造成的。归因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后果。所以归因要慎之又慎。但是,归因冲突又时常发生,怎样做,才能由归因冲突走向归因趋同(参与者找到了真实原因,并且达成了共识)呢?1、归因开始之前,参与者必须先做好心理准备。融洽的氛围、理性的状态,对寻找真实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是归因者给自己归因,事先也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理性归因。2、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归因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证据

6、愈多,就愈能显示真相,愈能寻找到真实的原因。证据可来自多个方面,如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需求、能力、努力、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影响等。3、掌握归因的基本知识。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由此看来,归因十分重要。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归因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维纳提出了影响成功的四大因素:能力(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努力(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任

7、务难度(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运气(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另外,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和其他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价不公等)等也是影响因素。维纳还指出,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内部归因,低成就动机者倾向于外部归因。掌握归因的基本知识,能够较为有效的避免前述的“一维归因”和“归因定式”。4、换位思考、并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在给他人归因时,归因者要换位思考,假设我是他(她)或者假设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