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ID:33423455

大小:5.58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05-23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_第1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_第2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_第3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_第4页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主要学习内容介绍两大部分组成:一、矿井通风二、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主要学习内容介绍一、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历史发展、课程设置二、矿井空气的成分、性质及变化规律三、矿井风流运动特征与风流能量变化四、矿井风流流态与流动阻力(通风阻力)五、矿井通风动力与动力设备类型、特性六、通风网络与风流流动规律七、采区通风八、掘进通风九、矿井风量调节(按需调节)十、矿井通风设计(通风方式、风量分配、阻力、设备选型)十一、矿井空气降温与加热(空气调节)矿井通风部分1、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历史发展、课程设置2、矿井空气的成分、性质及

2、变化规律3、矿井风流运动特征与风流能量变化4、矿井风流流态与流动阻力(通风阻力)5、矿井通风动力与动力设备类型、特性6、通风网络与风流流动规律7、采区通风8、掘进通风9、矿井风量调节(按需调节)10、矿井通风设计(通风方式、风量分配、阻力、设备选型)11、矿井空气降温与加热(空气调节)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部分1、矿井瓦斯防治2、矿井火灾防治3、矿井粉尘灾害4、矿井水防治主要参考书目1.黄元平《矿井通风》2.赵以蕙《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3.张国枢《通风安全学》4.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5.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6.《中国矿井通风工程图集》7.《

3、煤矿安全规程》学习方式课堂讲授(40/72)实验(8/12)考察方式1、实验报告2、平时考察(考勤、作业)3、闭卷考试自我介绍姓名:潘奇志联系方式:[MB]15086015500/[QQ]848858981专业:安全技术与工程、采矿工程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将一起学习和探讨有关矿井通风的各类知识。绪论一、国内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矿井通风概念1.何为矿井通风2.通风任务、目的、手段三、矿井通风发展简史古代不知通风1640自然通风1650回风线路设置火炉(热风压)1849蒸汽离心式通风机1898电力轴流式通风机现在趋向通风自动化早

4、期的通风装置:人踩风箱鼓风风箱管道踏板早期的通风装置:马踩轮子通风早期的通风装置:马转圈通风轴流式局部通风机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四、通风课程设置是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前置课程为:采煤学(或采煤概论)、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后续课程:矿井安全类课程第一章矿井空气成分一、国内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矿井通风概念1.何为矿井通风2.通风任务、目的、手段三、矿井通风发展简史古代不知通风1640自然通风1650回风线路设置火炉(热风压)1849蒸汽离心式通风机1898电力轴流式通风机现在趋向通风自动化矿井通风目的:为井

5、下各工作地点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中有毒有害气体、粉尘不超过规定值,并有适宜的气候条件。矿井通风系统:主要通风机、通风网络巷道和通风构筑物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的心脏与动脉,是保障矿井安全的最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通风机巷道网络通风设施第二章矿井空气主要为大家介绍矿井井下空气成分、有毒有害气体和气候条件。2.1矿内空气成分及其基本性质气体成份(分子式)体积百分比(%)质量百分比(%)氮气(N2)78.0975.55氧气(O2)20.9523.13二氧化碳(CO2)0.030.05氩气,其它稀有气体0.931.25地面空气主要成分矿内空气地面空气进入

6、矿井以后,其成分和性质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空气的状态参数(温度、湿度、压力等)发生改变等。一般来说,将井巷中经过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新鲜空气(新风);经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污浊空气(乏风)。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尽管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相比,在性质上存在许多差异,但在新鲜空气中其主要成分仍然是氧、氮和二氧化碳。在污浊空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等。2.1.1氧

7、气(O2)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人体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劳动强度呼吸空气量/L·min-1氧气消耗量/L·min-1休息6~150.2~0.4轻劳动20~250.6~1.0中度劳动30~401.2~1.6重劳动40~601.8~2.4极重劳动40~802.5~3.0人体缺氧症状与氧浓度的关系当空气中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生不良生理反应,出现种种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氧浓度(体积)/%主要

8、症状17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10~12失去理智,时间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