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14718
大小:56.4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2-25
《中医各家学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间学派【刘完素】亢害承制论:《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兼化: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合并出现,相兼为病。反兼化:又名胜己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向着相反的方向,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亢害承制”是运气学说的内容,指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由于五运之气的偏亢过度,往往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因此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本质与象不一致的情况。即“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本。”反兼胜己之化:
2、湿极反兼风化制之一一土极似木;风极反兼金化制之一一木极似金;火极反兼水化制之一一火极似水;燥极反兼火化制之一一金极似火;寒极反兼土化制之一一水极似土。火热论:(1)火热为病的广泛性:44/44刘完素通过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素问》病机十九条,在阐述火热疾病广泛存在的同时,还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火热致病的病变机理,为火热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六气皆能化火说:①风与火热:刘完素认为风属木,而木能生火,风与火热不仅可以相互转化,即风能助火,热极生风。②湿与火热:刘完素认为湿邪瘀滞,不得宣化,在一定条件下
3、,可以化生火热,即所谓“积湿成热”。③燥与火热:燥邪易伤津液而化热化火,反之热盛津伤宜可成燥。④寒与火热:刘完素认为寒主凝滞收敛,若外感寒邪,或内伤生冷,进入体内出现“冷热相并”,皆能使“阳气怫郁,不能宣散,怫热内作,以成热证者,不可亦言为冷,当以成证辨之”。上述可见,风、湿、燥、寒为病,在病理过程中,大多能化热或与火热相兼同化。因此,后人把这一论点概括为“六气皆能化火”。(3)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刘完素对内伤火热病机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并提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4)火热病的治疗:①表证:刘完素认为
4、表证宜汗解44/44。由于外感初起,多是怫热郁结,唯有用辛凉或甘寒以解表。表证兼有内热之证,通常采用表里双解之法,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或用天水一凉膈半散,或用天水凉膈各半散,以“散风壅,开结滞,而使气血宣通,怫热除而愈矣”。②里证:刘完素指出:不论风、寒、暑、湿、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只要有可下之证就应使用下法。(分别创立了通腑攻下法、清热解毒法、养阴退阳法。通腑攻下法适用于表证已解,里热郁结,方用三一承气汤;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热度较重,或下后热盛,方用黄连解毒汤;养阴退阳法适用于失下热极,残阴欲绝,方
5、用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必要时适当加养阴药,如当归、芍药、生地。)刘完素对热性病的治疗,或辛凉解表,或表里双解,或清热解毒,或攻下里热,或养阴退阳。若邪气在半表半里者,则宗仲景之法,以小柴胡汤和解之。简述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刘完素对风燥湿寒诸气与火热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皆能化火之说。他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既然风湿燥寒于火热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风湿燥寒诸气为病皆可化生火热。而火热为病又可产生风湿燥寒诸证,六气之中,火热即成为中
6、心。主要著作和研究内容:《素问玄机原病式》——研究火热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研究杂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反映了刘的学术思想44/44河间三书:《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论方》《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医鉴》泄痢治法:“宜补,宜泻,宜和,宜止。”大黄汤泻之,黄芩芍药汤和之,白术黄芪汤补之,诃子散止之。创立的方剂:双解散、天水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三一承气汤、宣风散、苍术防风汤、白术芍药汤、黄芩芍药汤、大黄汤、芍药汤、白术黄芪汤、浆水散、双芝丸、内固
7、丹、水中金丹、何首乌丸、防风通圣散、地黄饮子、逍遥丸、香苏散。【张从正】主要著作——《儒门事亲》邪气致病学说:(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张从正认为:无论人体所患何病,均非人身素有,都是由邪气导致,其或由外而入,或自内而生。44/44同时具体指出由于感受天邪、地邪、人邪的不同,所中部位亦各相有别。他说:“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此为发病之三也。”除此之外,尚有喜怒不节及药邪
8、(由治疗失当所致)为病。根据在上、在中、在下的发病部位与具体症状的不同,分别采用汗、吐、下三法,因势利导,使邪气或由表解,或自上涌,或从下泄,邪气去则正气自安。张从正主攻而着眼于邪气,是根据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来认识的。他极力反对社会上那些庸医无问病之久暂、体之虚实一味强调“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的说法。指出对“邪气加诸身”的病人,“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