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02278
大小:423.6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5
《2018届福建省永春一中、培元、季延、石光中学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届福建省永春一中、培元、季延、石光中学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本试题卷全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共1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是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海拔500米,年降水量490毫米)进行了植被自然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据此读表,完成下面小题。1.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A.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B.
2、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C.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D.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2.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A.热量适宜B.植物种类优势C.水分条件较好D.土壤肥沃【答案】1.A2.C【解析】1.从表格看甲植被覆盖率低,说明水比较少,应该处于在阳坡,温度高,蒸发大所以水分少;表中显示植物高度矮小,结合植物种类可知植物以灌木植物为主,据此选A。2.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水分条件较好,从材料可知年降水量490毫米,降水量比较少,向阳坡温度高,光照强,水分少,影响植物的生长,背阴坡温度低,光照弱,水分多,利于植物生长,因此影响植被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点睛
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山地的背阴坡和向阳坡的温度和光照不同影响水分条件,从而影响植物的分布。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和完善了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3.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B.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
4、心力变速快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4.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答案】3.B4.A【解析】3.从图中很容易看出,随着横坐标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大,集聚力、离心力都减小,所以说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故答案选A。4.M区域离心力大于集聚力,产业向区域外扩散,N区域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产业向区域
5、内积聚,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离心力大于集聚力,所以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故答案选A。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城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A.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B.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C.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D.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6.
6、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比较低B.海拔比较高C.阴雨天气多D.径流量较大【答案】5.C6.C【解析】.........6.读图可知,该流域8月份降水多,阴雨天气多,气温相对较低,光照时间短,从而导致草地土壤在8月份蒸散相对较低,据此选C。下图为某国50年间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该国人口增长最多的时间段是A.1960-1965年B.1970-1975年C.1985-1990年D.2000-2005年8.该国最有可能是A.中国B.印度C.英国D.日本【答案】7.B8.D【解析】7.读图,该国人口增长最
7、多的时间段是人口出生数与人口死亡数差值最大的时段,图中是1970-1975年,B对。其它时段差值较小,A、C、D错。点睛:人口增长最多的时间段是人口出生数与人口死亡数差值最大的时段。1984年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只有德国一个,2004年达到13个。2005年亚洲的日本也负增长。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10.
8、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C.农业技术进步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11.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A.提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