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99860
大小:21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5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银川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二历史试题出题人:郭倡审核人:周旭玲2017.1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相关的项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卷共32个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
2、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C.推行了重农的经济政策D.是要废除土地的国有制2.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3.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
3、是A.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C.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4.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时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度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徽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
4、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D.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6.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C.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7.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
5、”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A.土地租佃制的确立B.农民地位不断降低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8.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标志着A.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 B.海上丝绸之路较以前有重大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面临着重大的转型 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Z§xx§9.明清时期,“弃儒就贾”、“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而“豪杰有智略之人”则多志于商的“士商相混”现象
6、相当普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官商勾结腐败严重B.重农抑商政策破产C.社会结构的变动D.已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10.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湖丝”经由商人之手大量出口,致使国内市场丝价日趋昂贵。于是,乾隆帝谕旨:“申明限制(出口),俾裕官民织衽”。后在商民呼吁之下,朝廷宣布废除上述规定。上述现象反映了A.清政府顺应民意实行了短暂的开放B.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经济侵略C.清政府限制湖丝出口保护国内市场D.商贸活跃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11.1840—1866年满汉官员比例变化为:年代满汉总督比满汉巡抚比1840年1∶0.751∶2
7、.31866年1∶6.51∶12对此表解读最准确的是A.鸦片战争加剧了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晚清统治危机激化了满汉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清朝权力结构变化D.鸦片战争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12.迈斯基所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据俄国海关统计,1891年至1908年期间,由俄罗斯输出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对此状况合理的解释是A.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B.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化进程缓慢C.中国内地市场为英美两国所占领D.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阻碍
8、其对外贸易13.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