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86323
大小:2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5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树有根,水有源,迫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近几年,世界各地的华人后裔回祖国大陆,掀起寻根热。跟上述材料最紧密相关的制度应该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礼乐制2.据历史记载,秦始皇有一次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不是好事。官中有人将此事告知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秦始皇认为有人泄密,勃然大
2、怒,逮捕当时的在场者,并全部处决。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独尊 B.皇位世袭 C.皇权至上 D.神化皇权3.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事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大臣,恢复军机处。上述演变反映出 ()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B.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C.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 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4.1920年由国际联盟主持签署的多边条约《斯瓦尔巴条约》授予签约国及其公民在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群岛
3、开展经济和科研活动的权利。1925 年中国北洋政府应法国之邀请,与多国共同签署了该条约。2004年中国据此条约在该地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北洋政府签署《斯瓦尔巴条约》()A.反映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从本质上看是受到列强胁迫的产物C.为中国在北极确权奠定了法理基础 D.有利于中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5.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抽调在华北号称精锐的独立混成第9旅团来充实前线。战斗中,第9旅团奉命派出约350人去接应陷入重围的日军,这股接应日军拼力突进,抢占要地后,遭到中国军队一部猛烈反击
4、包抄,最终被全部地歼灭。歼灭日军的中国军队一部应是()A.八路军第115师组建的敢死队 B.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军官教导队C.川军第20军及友邻滇系第58军 D.华东野战军所属的特种兵纵队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这里亚里士多德所阐述的原则是()A.轮番而治 B.人人平等 C.法律至上 D.主权在民7.光荣革命后,在英王乔治三世统治时期(1760 -1820年),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这表明()A.责任制内阁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C
5、.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8.我国古代的一些作品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中的“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任地》中的“时至而作,渴(通‘竭’)进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 尊重规律 D.精耕细作9.据记载,“宋代时,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A.保守性 B.脆弱性 C.落后性 D.封闭性10.《礼记·月令》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通)
6、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质量管理严格 B.产品大都精美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11.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12.到明代,棉布取代桑麻,成为最主要的衣料。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棉布柔软结实,价格便宜 B.棉纺织技术进步C.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13.宋高宗曾下谕给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
7、,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材料表明宋代()A.重视海外贸易 B.重视官吏选拔 C.减轻人民负担 D.改变抑商政策14.明代《斜纹布赋》中说:“嘉邑(嘉定)布缕,行于京省”,“浆纱行于本境,刷线达于京师。”此记载说明当时()A.江南出现纺织业分工 B.跨区域贸易发达C.南北经济走向互补 D.嘉邑已成棉纺织业中心15.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固守“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基本经济政策,反映的最根本问题是()A.商品经济的特征 B.自然经济的特征C.对外贸易的需要 D.手工业发展
8、的要求16.明代著作中记载“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可以买卖 B.私有土地出现 C.农业水平提高 D.封建专制统治17.《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掌管苑囿、田猎的人)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作者实质上主张()A.农为邦本 B.重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